疫情防范期间建设工程有关法律实务问题解答
2022年3月份以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为切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深圳住建局发布通知,自2022年3月12日起,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工地(包括住建、交通、水务、城管等所有建设项目,应急抢险工程除外)全部停工4天。3月18日,深圳住建局发布《关于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工地复工复产的通知》,通知表示,深圳市全市工地,经各参建单位组织自查确认严格落实建设工地复工标准后,可向项目所在地监督机构申请复工。虽然深圳市住建局发布通知可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工地复工复产,但深圳市部分建设项目工地特别是诸如福田区等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项目工地,目前仍处于封闭停工状态。在此疫情防控停产停工期间,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法律实务问题,特解析如下,以供参考。
1、疫情停工期间能否顺延工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2月26日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第二条第(五)项载明:“疫情防控导致工期延误,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施工单位可以申请顺延工期。
因不同区域不同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不同,相应停工停产期间也不完全相同。故施工单位应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工期延误期间,按照施工承包合同约定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交正式索赔报告以及相应证明材料。
2、疫情期间防疫费用能否计入工程造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建办质函〔2020〕489号)明确:“因疫情常态化防控发生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
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复工的通知》和《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引》(深肺炎恢复组〔2020〕4号)的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因落实工地封闭管理、卫生消毒防控、日常监测排查、人员隔离观察等疫情防控措施产生的疫情防控费用,合同双方应按实签证,列入工程造价。疫情防控费用只计取税金,不参与下浮。
3、项目复工复产,施工单位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根据深圳住建局发布《关于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工地复工复产的通知》通知,建设工地复工标准如下:
(1)集中居住管理;
(2)“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3)落实“三分”管理;
(4)落实“白名单”管理;
(5)人员到岗履职;
(6)落实指引规定。
具体内容可详见深圳市住建局发布的通知。
根据深圳住建局发布《关于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工地复工复产的通知》通知,建设工地具备以上条件,复工程序如下:
(1)企业自查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组织开展复工自查,逐一核查是否符合建设工地复工标准中的六项要求,认真审查“三分”管理方案,确保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上条件均满足后,向工地监督机构提交复工申请及相关佐证材料。复工条件自查内容详见附件《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检查表》(以下简称《检查表》)。各参建单位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自查结果负责。
(2)监督机构复查
收到工地复工申请后,相关监督机构应综合采取视频检查、现场复查、资料审查等方式,对复工条件进行认真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工地一律不准复工。市区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监督机构要按照“谁监管、谁复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复工条件复查,并在《检查表》中签署是否同意复工复产的意见,对提供虚假资料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相关人员,严肃追究责任。
4、按规定复工后,对建设单位的赶工要求或者指令,施工单位如何应对?
施工单位可根据合同约定或者协商确定相应赶工费用。
关于不可抗力产生的赶工费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第9.10.2条规定:“不可抗力解除后复工的,若不能按期竣工,应合理延长工期。发包人要求赶工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设工程项目计价调整工作指引》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的建设工程项目,如需赶工的,合同双方可结合受疫情影响的实际工期,协商确定赶工措施费的计算方法。”
5、人工、材料价格上涨能否调差?
合同双方关于人工、材料价格上涨有约定可以按照约定执行。如合同为固定价类型的合同,即合同约定不因人工、材料价格上涨而进行调整。此种情形下也并非绝对不能进行调整。当人工、材料价格上涨超出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合理预期甚至造成显失公平的情形,可考虑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或公平原则进行调整处理。此时,施工单位有权主张对人工、材料价格上涨变更相应条款或内容。
根据《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设工程项目计价调整工作指引》的有关规定,合同约定不调整或无明确约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工、材料价格变化,可按5%以内的人工、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超出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的原则合理分担风险。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