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职位在筑招网的页面中,没有写明需要跳转到企业官网填写资料,也没提供类似的链接。如果有,我肯定会照流程操作。
我在投递后收到了公司HR的邮件,内容是“应聘确认”,要求我去他们的官网填写简历。邮件标题并不是“面试通知”,而且我在筑招网上的履历还没被开启(因为系统有开启通知功能,我确认没有收到)。所以可以判断,目前还没有进入面试流程。
进入该公司官网填写简历时,我发现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码、紧急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以及护照英文拼音等信息,这些是必填项,不填无法提交。
以前的经验是,一般公司网站上的简历系统主要填写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能证书和自我介绍,只有在确定进入面试环节后,才会要求补充身份证号这类敏感信息。
现在的问题是:不填写这些信息,几乎就失去了面试机会;但提前交出这些个资,又无法保证一定能面试。那我到底该不该填写?如果对方是上市公司,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一点?
你好!很高兴你愿意分享你在筑招网投递建筑行业职位时遇到的犹豫情况。建筑行业的求职过程确实可能比较复杂,涉及到岗位匹配、公司背景、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帮你分析和提供建议,我需要你具体描述一下你遇到的“犹豫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在建筑行业求职中容易让人犹豫的问题,你可以参考这些方向来详细说明:
1. **岗位内容与预期不符**
- 你投递的岗位职责是否和你期望的有较大差距?
- 是否涉及你不熟悉的领域(如设计、施工、预算、项目管理等)?
2. **公司背景或规模不明确**
- 你对这家公司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大型国企、民企还是小公司?
- 公司是否有稳定的项目和良好的口碑?
3. **薪资待遇与福利**
- 薪资是否符合你的预期?是否有绩效奖金、补贴等?
- 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年假、培训机会等)是否合理?
4. **工作地点与通勤问题**
- 工作地点是否偏远?是否需要频繁出差或驻场?
- 通勤时间是否过长,影响生活质量?
5. **面试流程或沟通方式让你感到不安**
- 面试官的态度如何?是否专业?
- 面试流程是否透明?是否有明确的反馈机制?
6. **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 这个岗位是否有晋升空间?
- 公司是否提供培训或学习机会?
---
如果你能告诉我具体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
- “我在投递一个施工员的岗位,但发现公司要求有3年以上经验,而我只有1年,这让我犹豫要不要继续申请。”
- “我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但对方没有明确说明岗位职责和薪资范围,我担心后续会有变化。”
请随时补充细节,我会尽力帮你分析和判断!
您好,
随着无纸化办公逐渐普及,很多中大型企业现在都采用线上系统进行简历收集和人才筛选,不仅方便归档,也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因此,很多公司早已不再要求现场填写纸质表格,甚至部分测评也直接通过线上完成,比如性格测试、逻辑测试等。
如今大家对个人信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你对填写身份证号、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有所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通常在填写这些资料之前,系统都会要求你阅读并确认《个人信息使用声明》或《隐私政策》,只有同意后才能继续操作。你可以仔细看看声明内容,是否清楚说明了信息用途和使用范围。
针对你提到的几点,我们简单回应如下:
你在筑招网投简历时,页面并未说明需要跳转官网操作。这确实有可能是企业忘记同步更新说明,也可能是网站展示问题。你可以善意提醒企业HR,但是否修改、何时修改,不一定能马上落实,毕竟网站内容往往需要技术或管理层审批。
你收到的邮件只是提醒去官网补充简历,并未明确为面试邀请。这很可能是该公司固定流程,不一定等同于录用意向。如果担心真假,可以直接致电公司HR或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进行确认,一般对方会愿意说明情况。
关于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紧急联系人等信息,这在实际入职流程中确实比较常见,尤其是涉及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行业。有时候紧急联系人是公司在员工发生意外时的重要信息来源。虽然这些信息属于敏感数据,但很多公司会有内部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机制,一般不会随意泄露。
不同企业对简历信息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可能要求简单,有的则要求较为详细。如果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等特别敏感资料,而且是在未面试的阶段,那确实需要警惕。但仅限于基础身份和联系信息,大多数公司都是出于合规考虑而收集。
最终要不要填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不填,可能会错过机会;填了,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拿到面试。这就像国企岗位要经历多轮面试筛选,如果你接受不了这样的流程,就可以选择不参与。市场是开放的,有的人不投,有的人愿意投,选择权始终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你有想法、有判断、有底线,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每个人的求职策略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希望以上回复对你有所帮助。
建议您可以选择打电话或回复邮件,主动向该公司询问为何需要填写这些个人信息、收集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是否可以选择暂时不填写部分内容,看看对方如何回应。
有些企业之所以提前收集详细资料,可能是为了方便录用后直接转入人事系统,避免重复填写。如果最终未被录取,您也可以要求对方删除或不保留相关个人信息,以保护您的隐私。
感谢您的理解与关注。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