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即将迈入3自头,换过四家公司,其实每一家工作上都可以胜任,当时提出离职也被大力挽留,离职内心原因都是有一些不能忍受的公司制度问题。文有点长,希望大家来看看
第一份工作:薪资成长停滞的迷茫期
公司A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刚入职时,我提出了一些期望,例如项目完成是否能有绩效抽成,以及考取相关证照后是否会有薪资加给,但都被主管否决了。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年,薪资几乎没有增长,晋升机会也遥不可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家施工单位的现状:员工流动率高,岗位薪资长期保持不变,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最终,我选择离职,转到同职业但不同领域的施工单位,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后来我发现,这个行业的普遍问题是薪资水平难以突破,不少公司五年后的薪资福利依然停滞不前。
第二份工作:业绩危机下的无力感
公司B是一家中型施工单位,工作内容要求12小时随时待命,与客户、甲方保持联络是日常。刚开始,我用在公司A积累的技能适应得还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公司内部的问题逐渐显现。
行业内同类型施工单位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业绩逐渐下滑。我曾多次建议老板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引进数字化工具以提升效率,但老板却坚持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愿意接受任何改变。
两年后,我逐渐对公司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最终,我选择跳槽到一家竞争对手公司。后来从前同事口中得知,公司业绩在去年直接缩水一半,而老板仍然执着于不变的方式。
第三份工作:高奖金背后的高压环境
公司C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施工单位,行销能力强,项目接踵而至,工作节奏极快。刚入职时,凭借之前在公司B锻炼出来的技能,我迅速上手。公司提供的奖金丰厚,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和休息时间几乎无法分开,经常被突如其来的项目需求打乱生活节奏。
更令我惊讶的是,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团队氛围紧张。入职的第一个月,整个部门就有5名同事离职,此后每个月都有人陆续离开。工作量逐渐叠加,压得人喘不过气。同梯的同事也准备离职,大家都看不到留在这里的希望。
尽管奖金诱人,但我意识到长久待下去,只会被榨干所有的精力和热情。最终,我选择在三个月后离职。离开后,我发现公司仍在持续发布招聘信息,看来人手短缺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第四份工作:家族企业,薪资、奖金到位,但制度问题最多
当初跟面试主管聊得很愉快,也认为理念很合,产品有未来性。真正进入团队才发现,决策者是老板,入职后一个月陆续出现问题,例如:
1.政策朝令夕改:
常常发生,开完会确认老板需求,找好资料过几天老板就说:现在那个不重要,你不要浪费时间做那些。
2.老板爱面子,开会浪费时间:
开会提出想法跟疑问,先从公司理念被老板念30分钟起跳,结果隔几天政策就会延续我的提议大改政策。没办法在开会当下针对事情讨论,总是要先捍卫他的面子解释一大堆。
3.入职前后工作内容不同:从一般职员,变成在行销、美编等工作。
4.家族事业:希望工作心态要像家人,希望我们把这份工作当创业。
但当提出请假跟补贴时,却觉得跟公司太计较;
最近萌生了年后转职的想法,把履历打开,也思考接下来我该注意什么才不会重蹈覆辙呢?
遇到职场制度有问题的公司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扰。这里有几个建议可以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
1. **明确问题**:首先,尽量明确具体是哪些制度存在问题。了解这些制度是如何影响你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的。
2. **内部反馈**:如果可能的话,尝试通过正式渠道向人力资源部门或直接上级表达你的关切。有时候,管理层可能并不知道某些问题的存在,或者需要更多员工的反馈才能引起重视。
3.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同事交流,看看他们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扰。集体的声音往往比个人更有力。
4. **准备解决方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最好能提供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这样可以让管理层更容易接受并采取行动。
5. **考虑外部资源**:如果你发现公司不愿意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寻求外部帮助,比如咨询法律专家了解自己的权利,或是寻找职业发展方面的其他机会。
6. **自我提升**: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软技能都是有益的。这不仅有助于你在当前工作中表现更好,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 **保持积极态度**:尽管面对挑战,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住,每个人的职业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从你的描述中知道你肯定是能力不错,也认真负责的工作伙伴。可能过去选择工作的时候偏向选择喜欢的工作内容,后来才发现自己很在乎公司架构、制度、策略;我建议你可以静下心来写下你对公司的具体需求,并且排序、分类(分为必须要有或是有的话会加分两类),然后跟你周遭同领域的同事、朋友聊聊,你对公司的期待是否落地? 原因是我发现,我自己有时候也对外在单外有很高的期待,但是通常人事物都没有完美的。你的公司是有弹性的,可能制度面就薄弱;是积极有野心的,可能就对人没耐心、常常变动;是稳定可预期的,可能就会老化、步调慢。很多时候特质是一体两面的。倒不如把你期待的公司特质筛选出来,在依照这样的公司做下个工作的筛选,或许能接近你的期许?
期待你下个选择会合乎心意,祝你新年快乐。
1. 问题大意
提问者即将迈入30岁,经历四家公司,工作能力获得肯定,但因无法接受各公司制度问题而多次离职,现在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2. 自我评估定位
检视自身价值观与职涯期望,明确设定对制度的基本底线与需求。
3. 分析制度问题
将过去遇到的制度问题分类,找出最无法接受的关键,避免再进入类似环境。
4. 查询公司文化
求职前透过网上评价、员工口碑、或内部员工了解公司文化与制度稳定性。
5. 强化面试提问
在面试中主动询问公司决策流程、团队稳定性、升迁机会与绩效奖金分配方式。
6. 聚焦产业趋势
避免进入夕阳或过于不稳定的行业,选择具有发展潜力且制度相对成熟的产业。
7. 重新审视薪资结构
重视长期发展与薪资稳定,避免只因短期高薪而忽略制度或工作环境问题。
8. 强化职场沟通
学会适当表达建议与抗压方式,避免因制度问题与上级或团队产生过多摩擦。
9. 设定过渡期目标
短期内寻找稳定过渡的公司,累积更多经验与资源,再考虑长远职涯选择。
10. 避免情感劳动
拒绝家族企业或过于模糊公私分界的环境,选择专业化分工明确的公司。
11. 检讨求职策略
审视简历与自我介绍,强调自身优势与价值,避免让面试官误解你的稳定性。连续遇到职场制度有问题的公司,先回到工作职务,您自己的偏好,先定位。再来产业,没看到偏好产业,但选一项,有职位有产业,进入中型公司,500- 1000人,职场制度问题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