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工程师职场资讯 > 职场中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职场中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发布时间:2024-03-18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7612  
标签: 应变能力

 

问题分析与解决力,从前是工程人员最为重视,如今却成为所有上班族的基本职能。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拟定对策、到潜在问题分析,都有一套严谨的方法可以遵循。

 

以往问题分析与解决被认为是工程人员,尤其是科技制造业人员所需的职能,但现在已被视为所有上班族都应具备的基本功。

 

筑招网小编觉得,企业重视员工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原因在于外在环境变化太快,信息也愈来愈多元化,老板或员工每天面对的问题复杂度提高,能否抽丝剥茧找出关键信息,影响到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此外,重做的机会成本太高,包括时间、资源、人力的耗损,不但吞噬企业利润,也会折损员工士气,与其事后补破网,不如预先找出问题根本原因,对症下药。

 

问题分析解决可分为4大步骤,首先是定界定问题,其次是分析问题,再来是研拟解决方案与对策,最后是做潜在问题分析,确认解决方案是否出现后遗症。

 

1:找出问题:问题解决一半

 

当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发生了,就可界定为是一个问题。筑招网小编建议,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制造者,多半就是问题的解决者!但遗憾的是,过去经验发现,问题分析过程中,分析者常没有将自己放进原因里,分析到头来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徒然陷入受害者的角色,坐困愁城。

 

常言道,明确界定好问题,问题就被解决了一半了,问对问题,答案就出来了。但是要如何定义问题呢?

 

首先,可以询问发生了什么问题、在哪里发现问题、何时开始出现问题、问题的程度与趋势等4个面向,来理清问题的范围。

 

此外,界定问题时要小心失焦。通常问题范围愈小、愈接近核心,愈容易找出解决之道。

 

2:分析问题:学会问为什么?

 

我们已进入一个没有答案的复杂时代,最需要的是学习去问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区分症状与原因,例如咳嗽是一种症状,起因是疾病,但可能造成咳嗽的疾病很多,包括过敏、肺炎、流行性感冒;问题发生,不应该是针对症状治疗,而是要针对病因治疗,这就要靠分析的功力。

 

以企业经营来说,可能面临许多经营问题,包括利润无法提高、部门合作不良、营业力下降、库存过剩等。碰到以上的问题,多数人习惯性用直觉式方法解决——利润太低,就削减成本;部门关系紧张,就在公司内张贴团队合作标语;营业力下降;就导入让营业进度一目了然的系统;库存过剩;就想办法打消库存。其实,这些问题彼此可能是有关联性的,也可能是各种问题交互影响的结果。

 

筑招网小编觉得,表面现象与根本原因往往很容易混淆。分析问题就是要找出根本原因,可以比较有问题与没问题的情况之间的差异,然后假设可能的原因所在,最后加以验证,从中找出最可能的原因。但赵善挥提醒,在过程中要避免以下现象:

1.事实与假设不分;

2.找凶手,而非找解答;

3.急着下结论。

 

3:发挥创意:寻找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结束后,接着就是找出解决对策。但什么是最适方案?筑招网小编觉得,就是符合最多利害关系人满意度的方案。因此,在做决策时,必须让利害关系人一起订定标准,在各自可以接受的程度内取得平衡。

 

虽然说最适方案可以满足最大多数人,但遗憾的是,最后出线的不见得一定是最适方案。

因为在组织中,当决策涉及不同利益的团体或成员时,难免会出现立场辩论,又缺乏一套大家共同认同并遵守的决策程序,还有人喜欢用过去的经验佐证,完全与事实现况脱节,只会抱怨这个对策不可能很困难。种种因素都很容易造成决策延宕,最后只好由有权威的人一肩挑起,拍板定案。

 

筑招网小编建议,在决定解决方案时,要避免受到3种扭曲:

1.选择性搜集信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让既定结论看起来很合理。

2.习惯性经验判断:不想改变过去的决策方式,接受可行的初步草案。

3.喜新厌旧: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最近的信息,而忽略或忘记先前的信息。

 

近年探讨问题分析解决时,很多人提到创意思维的运用。问题分析与解决,不再只是硬梆梆、高度理性的学问。

 

谈到创意思维,爱因斯坦曾说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后的产物有赖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筑招网小编觉得,可以尝试在问题分析解决的每个环节,使用不同于习惯的思维来拓展思考广度,问问自己,如果不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办?

 

但小编认为,在寻求解决对策时,发挥创意思维是困难的,虽然人们常使用脑力激荡法来找出新的解答方案,但事实上,脑力激荡法所得出来的对策,多数仍未跳脱过往经验。

 

4:避免潜在问题与后遗症

 

如果最后发现,选择的解决方案,并没有解决问题,就代表当初问题的界定有偏失,或信息搜集不齐全。此时,就必须重新回到问题的定义与数据搜集,整个过程重新再走一遍。

 

问题分析与解决,虽然有一套步骤或方法,但现实情况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还需要具备应变力,做为补救能力。

 

在决策前,一定要从所有的好处去想想可能的坏处,才可能找到最佳的问题解答。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