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工程师职场资讯 > 6大职场危险讯号,别等到被开除才醒悟

6大职场危险讯号,别等到被开除才醒悟

    发布时间:2025-03-21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6536  

职场危险讯号


在职场上,被主管「放弃」未必是突然的决定,往往是累积许多小细节后的结果。问题是,多数人等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才意识到自己早已被边缘化。主管通常不会直接告诉你「希望你走人」,而是通过一系列举动默默传达。筑招网小编总结出6个常见的职场危险讯号,提醒员工提早觉察,避免被动等待解雇的命运。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敏锐察觉这些讯号,才能争取时间重新掌握职涯主导权。筑招网小编也提醒,工作沟通的减少与工作负担的转变,是最明显的两项指标。

 

1. 主管的沟通明显变少
缺乏沟通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警讯。如果你发现原本定期的一对一会议减少,主管不再主动与你交流、给予反馈或听取意见,甚至你想要沟通也得不到回应,这可能代表你在他们心中的优先级已经下降。

一位主管若在计划未来时没有把你考虑进去,便不再会愿意花时间与资源在你身上。对他们来说,若你不是未来团队的一部分,继续投资也毫无意义。

 

2. 不再讨论你的未来
绩效评估时,主管过去可能会跟你讨论未来3到6个月的发展目标,安排升迁或技能发展的计划。但当你发现这些对话不再发生,甚至你主动提出「我想谈谈我的下一步」,对方却开始闪躲、找理由拖延,就可能是个明确的信号。

洛薇珥指出,这种状况可能源于几种原因:主管对你的表现失望、已经决定你不适合团队,甚至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权限去谈论你的未来发展。无论背后原因是什么,一旦「未来」不再是对话的一部分,警铃就该响起。

 

3. 被排除在重要会议或沟通之外
被「冷处理」也常透过会议和项目参与度反映出来。如果你过去每周都会收到某项目的更新、参与团队会议或在Slack频道上有角色,但突然之间完全被排除,很可能并非巧合。

主管可能会用看似合理的理由掩饰,例如:「我们正在调整项目结构」、「这部分暂时不需要你参与」。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已经不被认为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或者他们希望藉此减少与你的接触,让你逐渐「自动退出」。

此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核心职责正在被转移或重分配,也要提高警觉。要留意这些变化出现的频率,以及这些变动和你的原本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

 

4. 忙得要命,却没有实质内容
一种微妙但危险的情境是:你看起来很忙,实则无关紧要。主管可能开始安排许多杂务或例行性、低价值的任务给你,比如整理会议记录、追踪数据,而不是你原本参与的重要项目。

这种做法看似是在让你继续工作,实则是在逐步削弱你对团队的影响力和存在感。长远来看,不但对你的职业成长没有帮助,也让你越来越难在团队中展现价值。

 

5. 被赋予不合理的工作量
另一种逼迫员工主动离职的方式,是故意设置无法达成的工作目标。主管会在短时间内交办大量任务,设定不现实的期待,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成长,而是等着你撑不住、说出那句「我受不了」。

洛薇珥指出,许多被逼走的员工都是在这种状态下选择离开。主管用「我给他机会了,他自己没做到」来合理化自己的决定,实际上却是以过高负荷为手段,诱导员工自动退出。

因此,如果你发现工作量突然暴增,且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合理资源支援,可能不是你表现不好,而是有人想让你出局。

 

6. 被放进绩效改善计划(PIP)
绩效改善计划(PIP)在表面上是希望员工改善表现,但实际上往往是组织准备解雇的前奏。虽然并非所有PIP都会导致离职,但许多公司确实以此建立「合理解雇」的文件记录。

如果你被列入PIP,代表主管已经准备和你展开「最终对话」。而PIP常常会伴随着更严苛的管理方式与不合理的工作要求,不仅让人喘不过气,更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在进入PIP的同时,就该开始更新履历、联络人脉、寻找新机会。即使结果不是被解雇,也能在必要时迅速转身。

 

闻到味道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当然,看到一个迹象不代表你马上要打包离职。关键在于综合判断:这些变化是否突然出现?是否有多个迹象同时发生?你与主管的关系是否从原本的正常互动,变成几乎零沟通?

有时候,我们也可能是陷入「冒牌者症候群」,对情况过度解读。因此,在做出决定前,先冷静观察变化的幅度和频率。必要时,可以主动与主管沟通,表达你的观察和困惑,看看是否是误会,还是确有其事。

如果经过沟通仍无法改善,或你已经确定主管就是想逼你离职,那就别再拖延,主动寻找新的职涯机会。就算最终没有离开,维持履历和人脉的更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

 

别让自己陷入被动:主动出击,才能保住职涯掌控权
职场不是讲情的地方,现实就是,有些主管不会明说,但行为会说明一切。你是否还在他们未来的蓝图里?他们是否还愿意花时间、资源在你身上?这些答案,决定你该不该留在原地。

如果你已经看到以上迹象不断出现,别再自欺欺人。提早行动,比事后懊悔强。记住:你的职涯,不该掌握在别人手里。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