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职过程中,谈薪是一道难过的坎。许多求职者都会遇到一个经典场面:面试进入尾声,HR笑着问,“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不管你怎么反问“公司给的范围是多少”,HR常常还是坚持:“你先说一个数字吧。”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典型的博弈策略。筑招网小编将解析HR为何总让你“先出价”,背后有哪些心理和利益考量。
一、掌握谈判主动权
HR之所以让你先说,是因为谁先说出价格,谁就容易在谈判中失去优势。这是谈判技巧中的“锚定效应”:你说出的第一个数字,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后续的谈判区间。
举例来说,如果你期望月薪1万,而公司原本愿意出1.2万,你提前报出1万,HR可能就顺势压价。而如果你说的是1.5万,公司虽然可能不会直接接受,但谈判空间已经被拉高。
二、测试你的“市场认知能力”
HR也借此判断你对行业行情的了解程度。一个准确的薪资预期,代表你对自己的定位清晰,对市场价有基本认知。如果你说得太低,说明你对职位不了解;说得太高,则可能不切实际。
特别是对于刚毕业或跨行转岗的人,HR往往通过你的报价,判断你是不是“菜鸟”。
三、节省公司成本
从企业角度看,控制人力成本始终是HR的核心KPI之一。你主动说低,HR就能更容易达成目标。相比直接给出公司预算范围,让你先说能更大程度压缩开支。
举个现实例子:公司预算是12K,你说预期10K,HR自然不会主动加2K“补足”。毕竟HR不是来做慈善的。
四、为后续操作预留空间
很多HR手上并没有“拍板权”,只能在一个薪资区间内谈判。如果你给的价格就在他们权限范围内,那这个岗位就更容易推进。如果你报价太高,还得走“申请”、“审批”等流程,增加流程不确定性。
五、避免“过度承诺”留下话柄
如果HR先报出薪资范围,后续公司无法满足或临时调整,容易被认为“不诚信”或“变卦”。反而让你先说,可以规避风险,并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面对HR让你先说,怎么办?
策略一:试探式反问
比如:“这个岗位公司目前的预算范围大概是多少呢?我可以结合岗位职责来给出一个合理的预期。”
策略二:结合市场行情给出区间
比如:“根据我查到的市场行情,以及我的经验,这个岗位在行业内大概在12K~15K之间,我也在这个区间内有弹性。”
策略三:拖后策略,等offer再谈
如果实在难判断,可以先说“对岗位更了解之后再确认”,或者“更看重成长空间,薪资可以在有offer后细谈”。
HR让你先说薪资,并不是偶然的“客气”,而是出于谈判、筛选、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考虑。作为求职者,与其被动防守,不如提前做好功课、明确预期、稳住心态,做到“有备而谈”。谈薪,其实是一场心理战,你准备得越充分,胜算就越大。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