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职场金字塔顶端,房地产行业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高周转、高薪酬、高强度,是无数地产人习以为常的职业节奏。年薪几十万、项目遍地开花、组织扩张迅猛……仿佛只要还在“牌子响”的地产大厂里,就可以稳坐江山。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两年时间,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行业,已让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从高光时刻跌入沉寂边缘。
一、地产黄金时代落幕得太快
过去十年,是房地产高速膨胀的十年。拿地、融资、开发、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机会。从一线地产公司到地方国资平台,从设计研发到工程成本,从投资拓展到营销客服,几乎所有岗位都在招人,地产人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
那时的地产岗有多诱人?管培生一上来年薪20万起跳、项目负责人动辄年薪50万以上,每年调薪两次、项目奖金一波接一波,甚至有些公司年中刚发奖金,年末又送股权。人人都说地产累,但没人愿意主动离开。
二、行业变局悄然发生
但这一切,在过去两年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随着“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土地集中供应、房企融资收紧,一切高杠杆、高扩张的逻辑被打破。企业不再追求扩张,而是转向“求生”模式。
结果显而易见——项目减少,组织压缩,岗位紧缩。昔日的“人才荒”一夜之间变成“裁员潮”。从总部到区域,从一线到职能,不分岗位、不分级别,地产人纷纷被“优化”。
更残酷的是,那些没被裁掉的人,也未必就幸运。项目停工、岗位被合并、晋升停滞、奖金取消、薪资倒挂,原本稳定的职业路径被打断,连每日的工作内容都变得模糊和重复。
三、很多人“默默出局”,却没有声音
相比轰轰烈烈的裁员通告,大多数地产人的“离开”是无声的。项目没人带了,绩效考核也不定了,岗位被调来调去,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组织优化”中消失。
没有人告诉你你被淘汰了,但你就是知道自己不重要了。
一些人选择离职,一些人被动“边缘化”。更多的人虽然还坐在工位上,却已经半年没有参与核心项目,像是被系统性遗忘了一样,慢慢从高薪光环中滑落。
四、转行艰难,重启不易
不少地产人想要跳出行业,但发现处处受限。企业主担心他们“思维老旧”“执行僵化”“加班习惯难改”;猎头也明说“你这个背景放在现在不好推”。哪怕从头来过,也不像从前那么容易再爬起来。
有人去了施工单位,有人转行做地产咨询,还有人索性考编、考研、做副业。但能完全脱胎换骨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人,还在边缘里徘徊,纠结着要不要坚持再看一看。
房地产行业的变化,是时代趋势下的产物,无可逆转。曾经的高薪和荣耀确实存在过,但现在必须面对的是一个结构性收缩、岗位缩减、节奏放缓的新现实。
从高薪到沉寂,地产人用了十年爬上来,却只用了两年滑下去。
但这不是终点。属于地产人的时代虽然结束了,但属于个体成长的机会仍然存在。能否转身,看清现实,重新出发,是每一个地产人必须面对的命题。
或许,真正的高光,从不是行业赋予,而是自己创造。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