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换工作,都是对未来的一次下注。你下注的,是人、是文化、是公司未来的走向。但那些真正该关注的讯号,往往不会在面谈当下就浮现。筑招网小编带你拆解三个关键判断点,教你避开那些一开始看起来都很好的公司陷阱。
换工作时,许多人常被表面的「待遇合理、气氛融洽」所吸引,忽略了那些真正该关注的深层讯号。本文从一位主管的换工作故事出发, 别让气氛与薪资遮住了你的判断。
Jack 原本在一家知名建筑公司担任主管,为了寻求工作上的新挑战,他决定换公司。面试期间,他与一家初创公司的总经理面谈,两人相谈甚欢,恰巧这位总经理还是他的学长。在对谈中,Jack 感受到新公司充满希望与成长潜力。学长也坦言,公司正处于草创初期,会面临一些混乱与挑战,例如制度尚未成熟、可能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请Jack多多包涵。由于气氛良好,加上薪资与前一份工作相当,Jack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这间公司。
然而,进入新公司半年后,Jack开始观察到一些问题。公司预期的项目未能如期到手,项目进度延宕,加上部门主管离职率偏高,短短半年内已有多位主管离开。虽然公司仍正常发薪,但每次与总经理会议时,Jack总能感受到对方眉头紧锁、压力沉重的神情。这时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因为学长情谊、面谈气氛良好、薪资条件相仿、且工作内容看似能胜任,就贸然做了决定。
那么,换工作时除了薪资与面谈氛围外,还有哪些关键面向需要纳入考量?以下三点,值得每一位职场工作者深思。
许多人换工作时最先看的就是月薪,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总体报酬结构。年薪除了月薪之外,还包含年终奖金、绩效奖金、分红、各类补助等。有些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即使财务体质不佳、甚至处于夕阳产业,仍开出诱人的月薪。但若无年终、无分红,甚至连经营稳定性都无法保障,表面高薪可能反而是陷阱。
因此,建议换工作前先厘清自己的「年收入期待值」,再反推判断工作是否符合需求,别被高月薪遮蔽了全局视野。
对初创公司而言,资本额可视为公司在尚未获利前能烧多久的钱。若资本额充足,或背后有知名创投、大型企业加持,代表初创阶段拥有一定的财务弹性与支撑力。
此外,经营团队的学经历背景亦不可忽略,这些关键经营者的学经历背景也应纳入考量,例如创办人是否具备产业经验?团队是否曾成功创业?这些都会影响公司是否能走得稳、走得远。
面谈气氛好,固然加分;但若忽略这些基本面,风险往往在日后才会浮现。
高阶主管的稳定度,是观察公司营运健康与内部文化的关键指标。若短期内接连有多位财务主管离职,可能意味帐务不透明、现金流吃紧,甚至出现做两套帐、财报被会计师保留意见等风险。若研发或业务主管频繁更换,则可能代表产品开发或市场拓展受阻。
换工作可以是开展职涯新阶段的起点,但不能只靠感觉或气氛决定,尤其是中高阶职位,在换工作前更要谨慎评估:
「公司体质」
「报酬结构」
「经营团队背景」
「组织稳定性」
等面向。这些资讯若能在面试前就有意识地搜集与分析,不仅能避开潜在风险,更可能帮助你选对一条值得走得长远的路。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