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技术加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关口。从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竞争,从传统作业方式迈入数字智能主导的新阶段,企业若想在新时代下生存、发展甚至突围,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核心能力体系。资源整合能力与持续创新能力,正是当前勘察设计企业构建未来竞争力的两大支柱。
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实现“能生存”的根本。面对日益复杂的项目需求和多元的产业格局,企业不仅要具备动员和调配内部资源的能力,更要能打通上下游资源链条,整合外部优质资源,实现从“单点式服务”向“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升级。这种整合能力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资源运营能力,即企业拓展项目、链接资源、促成合作的能力,是“拉项目”的关键手段;二是资源转化能力,即企业将资源有效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做项目”的核心所在。唯有两者兼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成长。
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能发展”的关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设计行业,固守传统、复制老路已难以获得增长动力。企业必须具备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与新模式的能力,以创新为客户带来持续价值。创新能力同样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系统创新能力,强调从战略、组织、技术到运营等全局性、系统性的协同提升,这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二是节点创新能力,聚焦关键工艺、技术细节和服务节点的打磨与优化,是企业赢得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锋利“武器”。本质上,创新能力体现的是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决定了企业能否跳出“项目依赖型”循环,实现从技术型企业向价值型企业的跃升。
不同类型的勘察设计企业,在构建能力体系时路径各异。综合型设计院更适合以平台化思维整合资源、构建生态,链接全产业链条中的关键节点,打造协同作战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仅要有调动产业链资源的能力,还要形成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闭环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适应快速变化的组织机制,使企业具备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韧性。生态化、平台化的组织形态和价值链协同,是综合型设计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
专业型设计院则应聚焦细分市场,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企业通过持续深耕特定专业领域,强化节点创新能力,在产品、技术或服务方面形成壁垒,打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不仅包括提升核心产品的设计能力与迭代能力,更包括深化产品思维,理解客户真实痛点,从价值创造视角去定义设计服务。同时,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通过特色化服务获得客户长期信任与稳定项目来源。
区域型设计院的发展策略,则更侧重于本地资源的深耕与整合。在区域市场范围内形成“资源聚集+高效转化”的能力体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依托地缘、人脉、属地服务优势,全面布局区域内的业务体系,实现“在地做强”;另一方面,通过对接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合作,在区域内形成资源整合与供给能力,构建面向本地、联动外部的双循环体系。同时,强调服务的现场化、响应的敏捷化以及客户关系的深度绑定,是区域型企业打破规模瓶颈、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站在“存量博弈、数智转型、生态协同”三重交汇的时代十字路口,勘察设计企业唯有根据自身禀赋、资源条件与目标定位,构建适配的新型能力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开放、合作、链接、共建,是走向未来的必然趋势。企业不仅要在内部打磨自身能力,还应积极融入更大的生态系统,通过多边协作打破边界限制,实现能力互补与价值共创。
无论是综合型、专业型还是区域型设计企业,终极目标都是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新时代下,勘察设计企业唯有真正拥有资源整合与持续创新双轮驱动,才能在变化中抓住机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更具韧性、活力和前瞻性的未来。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