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中,设计院的工作似乎光鲜亮丽,但实际情况往往让人咋舌。设计院的夜班与工厂不同,没有两班倒轮换,也不存在轻松的休息制度。近日,一家设计院的院长再次将行业加班文化推向极致——全体设计师不到凌晨两点不得下班,否则按旷工处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该院设计师普遍效率不高,晚上八点就下班,周末还主动休息。院长曾三番五次催促加班,却收效甚微。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他在工作群里发布了严苛通知:从今天起,所有设计师必须至少工作到凌晨两点,超过两点必须打卡,未按规定执行的一律视为旷工,无法商量,拒绝服从者可以立即离职。
这样的规定让人咋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离职申请,院长丝毫不慌:只要工作成果交齐,当天即可办理离职手续,无需等到明天。这一操作表面上体现了管理层的强硬,但实际上却暴露了设计院普遍存在的职场怪象——通过加班、取消调休、低薪、待岗等手段“劝退”员工,却并不真正让人离开。
在这样的环境下,设计师们几乎没有选择。他们不敢随意辞职,也不敢公开抗争,只能默默接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学会了逆来顺受、猥琐发育,将个人利益与行业现实做出妥协。传统的职场观念在土崩瓦解,行业寒冬期的残酷现实让人明白,单靠工资高低或加班多少已经无法决定去留,更多的是适应和生存。
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管理层对效率的极端追求,也折射出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困境。低薪、高压、加班、拖延裁员、取消福利……这一系列操作,使得设计师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承受巨大压力。设计院表面上是劝退员工,实际上是在逼迫员工习惯高压环境和无条件服从。
长期来看,这种劝退文化和加班文化将对行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优秀人才流失或被迫适应高压,创造力与积极性受限;另一方面,行业整体效率并未真正提高,只是以牺牲员工福利和权益为代价维持短期进度。设计院的管理方式正在成为一种“倒退”,让原本应以创造力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行业,变成了单纯依靠体力和时间堆砌的职场炼狱。
最终,这种环境下的设计师既是受害者,也是适应者。他们在劝退不离职的夹缝中生存,学会低调发育、规避冲突,同时尽力完成工作任务。行业寒冬和管理层的极端做法,让人不得不思考: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在保持专业创造力的同时,改善职场文化,让员工真正得到尊重与合理待遇,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