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面试、岗位演示会被问哪些问题?专家6方向预测,临场回答从容不失分

面试、岗位演示会被问哪些问题?专家6方向预测,临场回答从容不失分

    发布时间:2025-05-01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538  
标签: 面试

面试

 

每当做简报、与客户会面、求职面试等,对我们的提问就会不断出现,要如何预测问题、提前准备回答呢?筑招网小编助你预测问题的6大方向及回答法则,即使临场被问到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本文目录
6方向预测问题
1. 你最可能被问到什么问题?
2. 若听众是你,你会问什么?
3. 如果你想为难人家,你会问什么问题?
4. 你不希望被问到什么问题?
5. 在偏离主题的边缘处,可能冒出什么问题?
6. 如何进一步了解提问的人?

 

规划回答3大类问题
1. 你可以回答的问题
2. 你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问题
3. 你需要补充新资讯才能回答的问题

 

临场回答问题诀窍
在动态的情况下,对方的提问能为你创造讲话机会,它是互动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处于一个身为焦点的情境,例如做简报、与客户会面、求职面试等,对你的提问就会不断出现。

在这些情境下,你某种程度上无法主导话题走向,就像网球传奇好手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也无法控制别人发给他什么球,但别担心,他还是有多种方法来回击发球,你也有面对提问的策略可使用。当你应付裕如,就能在回答提问时带入你认为相关的资讯,掌控主导权。

 

6方向预测问题
我在做过数百次访谈后,学到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整体而言,人与话题是可以预测的。我们的兴趣、关心的事物、使用的词汇、个性与职业,都不会在一夕之间改变。如果我们曾钻研一项主题,那么下次要针对相同主题进行解说时,内容可能大同小异。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你(不幸)在5个不同场合看到我谈论解说影片,就会发现我使用的都是类似的内容、词汇、统计数字与概念。

不只如此,如果有一群人对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另外一群工作性质相近的人就可能有同样的疑问。或者看看电视上的政治人物、影星、商业大亨访谈,他们被问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你是接受提问的人,这样的情况对你有利,你可以预测问题。

 

1. 你最可能被问到什么问题?
思考你对当下情境所能掌握的事情,包括沟通主题、可能的提问人、听众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写下你认为会被问到的问题。

当你面对的情境比较单纯,这样的准备工作通常就够了。但如果是更具挑战性的场合,请继续看下去。

 

2. 若听众是你,你会问什么?
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假设你是提问的一方,你想问什么?

 

3. 如果你想为难人家,你会问什么问题?
当你想刁难讲者,你会问他什么问题?把你能想到最困难的问题收录在问题清单中。

 

4. 你不希望被问到什么问题?
跟第3类问题不尽相同。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会避谈主题的某一个区块,可能是还没想出最好的解说方法,也可能是还没有详尽的资讯。留意让自己感到不自在的部分,把它们列入问题清单。

 

5. 在偏离主题的边缘处,可能冒出什么问题?
你总是可能被问到跟主题没那么相关的问题。在我的记者职涯中,这类问题总是出乎意料,也比较枝微末节,但确实可能发生。

 

6. 如何进一步了解提问的人?
想要在互动中更上层楼,了解对方是关键。幸运的是,有许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你要跟合作单位开会,可以先向其他同事打听:合作单位特别在意哪些议题?关注哪些优先事项?当你要拜访一家公司或机构,试着跟知情人士交流,了解对方对你的主题抱持何种观点。或搜寻对方公开谈话的影片,从他们的关切议题与提问风格中寻找蛛丝马迹。

就像透过研究历年考古题来准备考试一样,这是一种「从未知找出模式」的能力,了解对方过往的沟通或提问习惯,能帮助你做更好的应对准备。

 

规划回答3大类问题
经过上述6个程序,你现在已有一张问题清单,接下来把你的问题归纳成3大类:

你可以回答的问题
你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问题
你需要补充新资讯才能回答的问题

 

1.你可以回答的问题
首先,从你的问题清单第一类开始,挑出你可以回答的问题。有些问题只需简洁的「是」或「否」就可搞定,有些则需要从主线提取更多资讯来应答。练习回答的重点在于有条理、清楚明白。搞定一个问题,就换下一题。

 

2. 你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问题
至于第二类─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问题,先问自己,是不知道说什么,还是不知道怎么说?先解决「说什么」,再处理「怎么说」。如果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不妨向身边的同事、朋友或家人请益,或休息一会儿,灵感可能就找上门了。千万别逃避这些困难的问题,万一真的被问到,你才能从容应对,而且这些问题往后也可能重复出现。接着利用主线资讯和衔接短句来练习回答。

 

3. 你需要补充新资讯才能回答的问题
最后一类是需要更多资讯才能解答的问题。如果你自认在拟定主线时已涵盖所有重要资讯,这类问题通常都已离题、重要性较低,采取「蜻蜓点水」原则简单回应几句即可,接着迅速转回正题。

 

临场回答问题诀窍
我们已经尽可能做足准备,让大脑不必在场上临时抱佛脚,就像用心复习的学生在考场上遇到熟题不会慌张一样。但现实是,问题不见得百分之百如我们预期,反应不及或答非所问都会减损我们的可信度。我们需要具备即兴组织答案的能力,我接着用一个假想的面试场景分享诀窍。

面试者:这个新职位需要管理一支大型团队,请谈谈你过往管理团队的经验,包括可以展示你的判断与领导能力的具体案例。

提出这个问题大约需要17秒,而其中的关键字「管理」会在第3秒后出现,这就给了你14秒组织答案的思考时间。你表面上仍在倾听问题,但脑中已在迅速抓取资料与构思回答顺序。顺利的话,当问题结束,你的答案也准备就绪。

这里的关键在于「解读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浓缩为一两个关键字,例如「管理」和「团队」。当你听到这些词,就能迅速判断提问方向,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思考时间。

别小看这几秒钟,它们是帮助你从容回答的起点。你不妨从问题清单随机挑选一个问题,思考10秒之后再作答。随着经验累积,你会发现这短短几秒钟已经够用。

解读问题就像判断网球的发球,你若看得清,就能接得稳。更妙的是,这短暂的片刻不仅能让你组织回答,还能为你增添几分的从容。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