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建筑公司资讯 > 设计院正在失去年轻人:加班严重、收入低、无发展,行业红利已经终结了?

设计院正在失去年轻人:加班严重、收入低、无发展,行业红利已经终结了?

    发布时间:2025-05-03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3249  
标签: 设计院

设计院

 

最近,越来越多身处工程圈的朋友开始讨论设计院的现状。大量设计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退年轻人,认为设计院是个“事多、钱少、无晋升”的代表地带。不少人想跳出去,但跳出去的人又发现,自己长期被设计院或施工单位的工作模式所“消耗”,除了画图或打灰,似乎什么也不会。原因很简单,在被行业边缘化的趋势下,专业人才如果不能适应变化,就很容易陷入“专业无用”的尴尬境地。你准备好面对现实了吗?

 

在知乎上,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去设计院”的讨论阅读量早已突破千万,跟帖无数,几乎每一条都在揭示这个行业的问题本质。其实设计院本就是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撑到今天才开始逐步瓦解,算是“老树开花”了。行业特有的“论资排辈”文化深植人心,尤其在60、70、80后设计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60后多为大中专毕业,靠一点点画图积累走到现在,虽然一生都在图纸中度过,但整体算是吃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70后起点高了一点,基本以本科为主,如今大多已经在单位里成为中层骨干,虽未彻底实现财富自由,但生活稳定无虞。80后则赶上了红利尾巴,部分学历较高者已经挤入管理层,但真正实现阶层跃升的人不多。而90后、00后设计师的学历普遍是研究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行业越来越卷,但发展曲线却走向下坡。也因此,想转行的声音越来越大。

 

很多人说,是不是年轻人更玻璃心?其实不然。问题在于,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谁还能一直相信那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大饼?年轻人不愿意去设计院,首先是因为薪资问题愈发严重。不少单位甚至出现发不出工资的现象,而“预发绩效”的制度更是让工资变得毫无保障。很多还坚守岗位的设计师反映,自2025年降薪以来,月薪普遍已经压到了3000元以下。其次,设计师在单位的地位并不高,办公室政治严重。乙方身份让设计师本就处于下游,单位领导却普遍“官本位”,内部常见辱骂、压榨、甚至PUA,同事间还要勾心斗角、站队、打小报告,搞得大家身心俱疲。最致命的,是加班强度异常夸张,很多人几乎天天熬夜画图,但回报却微乎其微。这两年频繁出现一线设计师加班猝死、讨薪无门的事件,也让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变得更加微弱。

 

更让人焦虑的是,在设计院工作几年后,你会发现技能极度单一,转行难度极大。施工单位的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人工作多年,却除了施工图和打灰,几乎没有其他可迁移能力。偶尔有勤奋点的考个证书,也只能拿个“低保”,而大多数人就这样陷在无止境的加班和重复劳动中,没有头,也看不到希望。根本问题在于,行业让人陷入了“专才陷阱”——你可能是某个图纸领域的专家,但一旦离开了单位平台,市场上根本没有适合你的定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靠一招鲜吃天下的逻辑早已过时,现在真正有竞争力的,是能适应多重角色的“六边形战士”。

 

所以,尽早觉醒很重要。如果你还抱着“熬年头等涨薪”那种老派幻想,不妨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你的技能是否具备市场价值?是否能脱离原有岗位后依然生存?设计院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让你耗尽热情的起点。要想不被行业淘汰,必须主动跳出舒适区,多元发展,提升自我变现能力。这个时代不会等你,只有你主动改变,才不会在风口来临时被甩在原地。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