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建筑行业 > 为什么越来越多建筑人选择退圈?

为什么越来越多建筑人选择退圈?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7100  

建筑行业现状

 

在社交媒体上,“建筑毁一生”“设计狗不如外卖员”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榜,看似调侃,实则句句扎心。这不是情绪化输出,而是被现实狠狠打脸后的无奈与清醒。

如果你还没入行,请认真读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正挣扎在建筑行业,请不要麻木,更别再一味忍耐——因为,清醒地认清现实,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一、建筑设计师:学历高、工时长、收入低的“三重诅咒”

建筑设计这个专业,听起来高大上,是父母眼中“正经体面”的职业。可真正走进行业,才发现这是一场低回报的马拉松。

据筑招网2023年数据,全国建筑设计师平均月薪约为6000元。这不是极端样本,而是统计数据下的“平均水平”,而许多刚毕业的新人,起薪更低,仅有4000元出头。

与此同时,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是常态,项目高峰期甚至通宵达旦、无休无止。平时白天画图、晚上改图、周末还要陪加班,工资低、节奏快、强度高,长期处于高压边缘状态。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很多岗位在工资之外没有年终奖、没有加班费、没有晋升通道。

对比同样是高强度行业的互联网与新能源领域,建筑设计师的“性价比”简直惨不忍睹。

 

二、行业内卷严重:工作岗位少,毕业生太多

建筑行业并不是不需要人才,而是结构性失衡到了极致。

一方面,高校建筑类专业不断扩招,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另一方面,真正具备产值的建筑设计单位在紧缩人力、压缩成本——

据教育部2022年数据,全国建筑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不到70%,明显低于其他工科类专业。而根据中国建筑学会的调查,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年离职率超过20%,稳定性差,流动性高,说明许多从业者干不过三年便选择离开。

活少人多,是最大的问题。一个项目,甲方压价,设计院再压价,最终由一个年轻设计师独立承担数十张图纸,毫无团队支撑。专业素养高者未必能胜出,关系和资源才是核心竞争力。

 

三、“破鼓万人捶”:负面新闻不断,行业形象加速崩塌

建筑行业为何戾气重、怨念深?不是从业者矫情,而是行业确实在下行通道上越陷越深。

来看几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1.2022年杭州某知名装修公司“名家工坊”因欠薪跑路,大量员工维权无门;

2.2023年初,北京一家乙级设计院被曝出“1万块加盟费骗局”,无数加盟设计师被骗得血本无归;

3.各大社交平台上,“加盟设计公司”“合作共赢”广告满天飞,实为专骗刚毕业的小白设计师。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中小型民营设计公司在行业寒冬中“以不变应万变”:项目压榨员工、不签合同、延迟发薪,已经成为灰色常态。

而你看到的那些“设计大师”“知名建筑师工作室”,背后往往有一个庞大的剥削链条——几名主创负责签字,其余全靠“廉价劳动力”拼命加班撑场面。

 

四、“退圈潮”来临:他们都去哪了?

越来越多建筑人,选择了体面地离开。

有人去考公务员、选调生,图个稳定;有人转向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风电、电力系统;还有人干脆转行到IT领域,重新学习编程、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等技能。

为什么?因为现实摆在眼前。

1.光伏行业2023年薪资中位数超过8000元,猎聘网数据显示,企业急缺项目开发、系统设计、运维管理等人才;

2.电力系统单位薪资稳定、编制待遇完善,成为工科背景学生转型首选;

3.就连“培训转码”的IT行业,都因其高薪高成长性吸引了大批建筑背景从业者。

他们的共同点:愿意从零开始,但不再为“情怀”买单。

 

五、情怀不是原罪,但被消费就是愚蠢

很多人仍心怀热爱,认为“做建筑是一种理想”,但残酷的是:这个行业对热爱没有任何温柔。

1.那些大师工作室的“情怀”,最后都变成了实习生加班到凌晨的苦劳;

2.投标公司天天做方案,结果是“方案狗”一干就是五年,连一个施工图都没画过;

3.民企许诺的“高薪”只是PPT上写得好听,时薪换算下来,还真不如去送外卖、跑快递。

更现实的是,**行业寒冬不是“短期阵痛”,而是长期结构性下行。**2023年,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倒闭的装修公司超过5000家,直接影响的就是设计岗位与上下游就业市场。

 

六、别再用青春赌行业的“奇迹”

这篇文章写得或许有些冷酷,但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次提醒:

建筑不是你的人生全部,你的人生也绝不该被困死在建筑里。

不是说建筑行业没有希望,而是它的门槛越来越高、资源越来越集中、普通从业者的成长路径越来越窄。如果你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超常的抗压能力,那早做打算,是对自己的负责任。

不是放弃理想,而是换一个能养活理想的方式。

别再相信“坚持就是胜利”——面对行业溃败,最可贵的是觉醒,而不是盲目坚持。

 

如果你已心力交瘁,那么退坑就是救赎;如果你还在犹豫,那就试着走出去看看别的行业风景。

每个选择清醒退出的人,都不是失败者,而是值得尊敬的勇士。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