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这样节奏紧凑、项目密集的上市公司里,主管不仅要懂专业、扛指标、控风险,有时候还得具备一项鲜为人知但极其关键的能力——演戏。
这不是开玩笑。再怎么天生丽质、谈吐风趣,到了关键时刻,该严肃必须严肃,该翻脸绝不含糊。尤其是面对影响进度和财务交付的行为时,必须毫不留情。
这两天,财务部终于传来好消息:库存系统可以结账了。作为一家上市建筑公司,我们每一步流程都必须合规透明,报表的准确性与出具时间牵动的不仅是财报本身,还有董事会的信任、市场的信心。
不像一般私企可以灵活操作,我们背后有一票投资人,盯得紧。审计时间不能拖,报表节点不能乱。结果每次出了问题,起因总是一样:业务单位数据交得太慢,或者干脆错误百出。
说白了,问题出在执行力。
很多业务员完全不具备基础的行政意识。说得直白点,他们就是不会检查数据。公司知道这点,所以配了“业务助理”来补位,结果有些业务助理被找来的时候标准就不明确,有些甚至完全靠“顺眼”选人,最后自然拖整个业务部门后腿。
这次就遇到这么一个业务助理,拖延、敷衍、毫无责任感,硬生生把我们财务关账的节奏拖了5天。
这种问题其实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业务单位觉得财务“吹毛求疵”,财务觉得业务“逻辑都不通”。我们单位内部经常笑说:“我们这边算1+1等于2,结果他们那边竟然能交出个3。”
更糟糕的是,很多业务主管对流程不理解,也不关心。只想护着自己人,把问题往外推,于是变成“谁的嗓门大,谁说了算”的局面。
但我不是会退让的主管。所有提醒、所有通知、所有流程说明我每个月都写得清清楚楚。比如:
每月底邮件提醒关账时间;
邮件中强调:有问题请提前提出来,不要等到最后一天;
特别注明:请各部门主管主动协助本部门员工完成目标,不得影响关账时间。
邮件配上时间节点表、流程说明附件,信息全都透明公开。结果到最后出了问题,财务还得背锅,真是令人无语。
这次的那位业务助理,明知系统数据错误,还敢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你做这份工作是干嘛的?
我直接把库存清单贴出来问她:这个项目一月只出两笔货,到底是哪笔出问题,她查不出来?是不会查,还是根本不想查?
更荒谬的是,她每次都把责任推给主管不在身边。一个真正负责的员工,不会因为主管下午外出就停止工作。你知道这份资料今天要交,难道不会提前打招呼、安排时间?
而且她每次都拖到最后一刻才肯动手。拖延、被动、不主动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执行力差、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我也不是没给她机会。之前会议上我已经明确告知,对她这类情况要提高语气强度,拉高冲突层级,由主管直接介入讨论她的去留问题。
结果今天她果然就“正常”了。标准的“欠人凶”。从这点看得出来,她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怕你,不服你。讲难听点,就是在试探公司底线。
我们现在常听到一句话:“别把事情闹大,大家和气点。”但这句“和气”如果变成纵容懒人、保护不负责的人,那才是真的破坏团队气氛。
和谐,不是靠忍气吞声换来的。真正的职场和谐,是靠大家都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不用别人为你的失职擦屁股。
一个老是犯错、老是甩锅、老是笑脸迎人却从不办事的人,才是真正拉低组织效率、破坏办公室氛围的元凶。
很多公司常常搞错重点。看到有主管火气上来,就觉得“你破坏气氛”,反而去维护那些笑嘻嘻却不干实事的人。长此以往,“混日子”的留下了,“认真干”的受不了,组织文化自然滑坡。
作为主管,我从不纵容自己的部门。每次我出面处理问题,场面都不会好看,因为我要让大家知道:主管不是来擦屁股的,而是来定规矩、扛责任、守纪律的。
如果总是让下属依赖你出面解决问题,他们永远学不会成长。
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连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勇气都没有,那他根本不适合在职场里做事。职场不是避风港,而是问题解决现场。
我一直相信,用冲突去推动问题解决,是每一个主管必须学会的事。
所以,我必须再次强调:
不是发火的人破坏了办公室气氛,而是那些老是不负责任、问题一堆却还笑眯眯混日子的人,才是真正让办公室乌烟瘴气的罪魁祸首。
把事情处理好,谁会无缘无故发火?
记住——真正影响团队和谐的,是那些总是拖延、总是应付、不把工作当回事的人。真正维护团队氛围的,是那些敢讲、敢扛、敢处理问题的主管。
这才是健康的职场文化。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