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做几年才不算短?人事原来有共通标准

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做几年才不算短?人事原来有共通标准

    发布时间:2019-11-23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28  

WechatIMG1549.jpeg

 

大多数人力资源工作者对这个问题总还是有一个共通的标准,一般来说会认为,二年以上算是不扣分(也还谈不上稳定喔)、一年以下就可能不及格。


不知道怎么着,最近又常常被很多年轻朋友问到这个问题:「我其实很想离职,但是我现在的工作才作一年,出去外面找工作,别人会不会觉得我稳定性不够高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讲一下「稳定性」这个问题好了。NBA的球员转队来转队去,没有人会觉得他们稳定性不高,或者说,NBA球员的稳定与否,对球员绩效和团队绩效的影响没有那么明显。


可能是因为那个等级的选手在技能水准上已经到非常高的水准、彼此调节协调比较快速;也可能是因为篮球场上的表现受到个人技能的影响程度较高、而受到组织因素的影响较低。总之,大部分NBA球星在转队以后,不致于会有太大的表现落差。

 

 

工作产值最低的两个阶段:刚到职/快离职


一般职场上的员工却不是这样。一个员工在A公司有好的表现,到B公司也想要有好的表现,往往还有很多组织的因素需要加以配合。你刚加入一家公司,连请款要填甚么表格、出差申请流程是怎么样的、主管喜欢听口头报告或是书面报告…你都搞不太懂,这时说要希望你能多快展现出和原来一样高的工作绩效,大概都有一点强人所难。


所以很多人会说,一个员工在一家公司任职的最初一段时间,产值恐怕是低于所领到的薪水的,这点并不难理解。很多公司会试着做很多努力,提供新人训练、指派资深同事给予协助或辅导 、新人座谈会…目的都是为了缩短新人加入公司的磨合期,希望他们赶紧发挥战力。


然后别忘了,员工在即将离职前,常常会有「反正这工作完成的时候,我已经不在公司里了」的心情,工作绩效很有可能会因而降低。我也跟一些当人家主管的人分享过,一个员工一旦提出离职申请,你要把他还愿意在最后这段时间完成的任务当作是「多赚的」,这样比较实际、你也会比较开心。


一个员工开始起心动念想要离职,大概工作产能就已经开始下滑了,一直到他提出辞呈,你找到下一个人,这接手的人再把所有的流程、眉角都弄清楚、开始可以放心地把油门踩到底…大概会有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这个职位是没有办法正常发挥产能的。


我们并不是要讨论员工离职是谁的错(排名第一的往往是主管),但是无论谁对谁错,我们可能都会同意,


一个员工加入一家公司,如果很短时间就又离职,那他带给公司的产值大概是负的。


每一家公司都会想要解决员工报到后不久就离职的问题。那些比较好的公司,会尝试着推动新人协助方案、提高甄选的效度、改善组织文化、优化主管的管理能力、避免雇用稳定性不高的员工;那些比较糟的公司,则可能会跳过前面那些改善措施,直接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完全是那家伙稳定性不够」这个理由上。


但不管公司好不好,结果就是每一家公司都可能会跳过那些稳定性不高的员工(好的公司可能比较不会只看这个点,但那些公司也可能有比较多的应征者可以选择),这就让频繁地换工作的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居于劣势。


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做几年,才不算短?要看行业与职务


理解了这个现实以后,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一开始的问题: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做几年,才不算短呢?


有前辈认为二年算是及格、也有专家认为一年以下太短。但我来看这个问题,会说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这和职位、和行业、和工作工龄都有关系。


有时候不同产业或是不同公司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我有一位高中同学,他大学念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就加入某建筑行业公司,到今年他在那家公司的工龄已经接近25年。


但他几年前曾经亲口告诉我说,他的工龄还不到公司的平均数。小编当时受到非常大的惊吓,因为他们全公司全体员工的平均工龄超过20年!相反地,小编自己加入过一家创业公司,记忆犹新的是,当我任职四年决定离开公司的时候,大多数的同事都用「荣退」来形容我的离职。

 

对某些相对来说较稳定的产业或公司而言,你如果是个平均两三年就换一次工作的应征者,大概可以预期简历就是直接被删掉。但国也有很多公司,因为产业环境变动太剧烈,能够在公司里待上两三年,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落差。


另外也和职务有关。如果你从事的是经过训练就可以上手的职务、招聘的工作、重复性较高的工作,面试官对你的工作工龄通常会有较宽松的标准。但是如果你的职务是属于策略面、规划面、大型或长期的项目,没有个几年是不太容易看出工作的成果的,这时如果你还是每两三年就换一次工作,就很难说服人家你写在简历上的成绩真的是你的功劳。


比方说你是公司的室内设计师,一年半后你想要离职,理由是因为「发现公司没有让你有内部轮调的机会,所以只好去外面寻找其他发展的可能」,我认为大多数的面试官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于,如果你是公司的室内设计师,工作五年以后才因为没有发展的机会而决定离职,面试你的人反而会觉得「怎么会需要五年才知道这件事情?」


但如果你被公司派西北项目分部,一年半以后就说自己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所以要离职,除非有很客观的证据,否则很多面试官应该都会认为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毕业几年」也是考察的因素之一


类似的道理也反映在工龄这个因素上,如果你是刚毕业不久的社会新人,考虑到你可能还在寻找职场的方向,加上往往也负责比较例行性的工作,工作个半年一年就离职,还是有主管会再给你机会;当你出社会多年,大概就不适合再告诉人家你找工作时没有想清楚,别人也就比较难以认同你仍然每一两年就换一次工作的行径。


另外,我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可以从事甚么样的产业或是甚么样的工作,往往还有相当大的弹性,同一个班上的毕业生,有人到金融业工作、有人在软件业、有人在建筑行业,并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但工作了几年以后,你想要从金融业跳槽到建筑业,就开始有一些难度了。同样是业务、同样是经常在换工作,你总是在不同的建筑公司之间转职,和你本来在建筑业、然后跳槽去服饰业、然后再去传统制造业,给面试官的感觉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很残忍地,后者比较容易给人家「搞不清楚自己想做甚么」的感觉。

 

 

关键因素:市场供需与不可取代的专业


这些那些因素,最后就影响到了你会不会得到面试的机会然后被录取。但在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市场供需。


小编有时候会举一个简单但极端的例子:如果小编的公司打算去蒙古设立项目工程据点,需要找一个会讲蒙古话的员工,可以想像得到,在深圳会讲蒙古话的人就已经是凤毛麟角,小编这时还会在乎员工过去是否有稳定工作的纪录吗?也许,但标准肯定会大幅降低。


如果你具备别人不具备的专长、待过非常显赫的公司、完成过非常艰钜的项目任务…这时你过去的工作工龄是否符合面试官的期望,说真的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但对于那些供过于求、专业门坎较低的职位,这时候,过去曾经频繁地换工作就可能让你失去录取的机会。

 

 

结论

大多数人力资源工作者对这个问题总还是有一个共通的标准,一般来说会认为,二年以上算是不扣分(也还谈不上稳定喔)、一年以下就可能不及格。


如果是你的第一份工作,那比一年还短可能会被原谅;如果你已经当到主管职,特别是某一些任务周期较长的主管,那往往就需要更长的工作工龄,你才能够理直气壮地告诉面试官「某某任务可以说是我的功劳!」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