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内卷严重的职场环境中,大家都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你表现得越出色,反而越难被提拔?这并不是开玩笑,在建筑行业尤其如此。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来自建筑设计院的小故事——也许能给身为项目经理的你一些启示。
延伸阅读|项目经理:建筑项目成败的关键人物 https://www.zhupinhr.com/xwzx/31542.html
李工,是某知名国有设计院的一名项目经理。从入职那天起,他就展现出了强大的专业能力。不管是方案深化、施工图设计,还是现场协调、进度管控,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别人眼里的“烂摊子”,到了他手里几天就能搞定。
公司里几乎所有大型重点项目,最后都会“兜兜转转”地落到他头上。设计总工、部门主管、甲方代表,谁提起他都竖大拇指。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升职加薪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吧?可奇怪的是,每年一到提拔中层干部的节点,他总是榜上无名。更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晋升的常常是那些技术平平、还经常找他帮忙的年轻同事。
李工一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人缘不够,后来又想是不是自己在某些会议上得罪了人。直到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找部门主任谈了一次。
主任听完他的疑问,只是叹了口气:“李工啊,你太能干了,反而让我们升你有些顾虑。”
“我太能干?这话什么意思?”李工一头雾水。
主任苦笑了一下:“你现在是我们院里最稳定的项目负责人,大项目小项目只要你在,我们就放心。真把你提拔成部门副主任了,那你现在手头的项目怎么办?其他人谁能接得住?”
听完这番话,李工沉默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拼命干活,不但没有换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反而被牢牢“绑定”在原地,成了“关键岗位不能动”的人。
像李工这样的遭遇,在建筑行业其实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基层项目经理,明明业务能力一流,做事踏实负责,却总是卡在晋升的门槛前,迟迟没有突破。为什么?下面我们来解析老板“明升暗降”你背后的5个真相:
1. “不可替代”的隐形牢笼
你在项目一线太强,强到所有人都依赖你。老板会担心:你一旦升了,现有项目怎么办?没有接班人,没人能接手,你升职反而可能让团队运转出问题。于是,为了“大局稳定”,你就被牢牢按在了原地。
项目经理不是只靠技术吃饭的职位。升到更高层后,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的能力反而更重要。很多人业务上很强,但不愿意教人、不懂带人,也没时间提升自己的软实力。结果老板觉得你还“欠火候”。
你一个人把所有事情揽下来,不愿意放手。久而久之,团队里没人能独立做决策,老板自然不敢让你离开现有岗位,更别说让你升职了。
你可能做项目很细致,但在老板眼里,你只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能站在全局高度思考的人。老板要的是能为公司未来布局、能协同多个团队的人,而不是永远只关注图纸和进度表的人。
很多项目经理只和施工单位、设计团队打交道,忽略了和领导层、其他部门的沟通。在职场里,能力是一部分,能被“看见”同样重要。如果老板对你的印象只有“靠谱”,那你在升职名单上也很难脱颖而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也发现自己陷入了“太优秀反而被困住”的处境,该怎么办?以下这5个方法,或许能为你打开一扇升职的门。
把你的经验、方法系统地传授给团队成员。不要怕别人学会会“取代你”,只有当团队可以脱离你正常运转,你才有资格升上更高的岗位。
报名一些管理类培训课程,例如PMP、企业内部中层干部培训等;多参与跨部门会议,主动练习“向上汇报”和“团队协调”。你的沟通风格、表达方式,也会影响老板对你领导潜力的评估。
比如加入公司的人才培养小组、战略规划会、技术标准制定委员会等。这些都能让你展现除项目管理之外的综合能力,也让更多高层看到你。
别只盯着项目本身。试着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角度去思考:能否在成本控制、流程优化、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将大大提升你在老板心中的“战略地位”。
你可以主动找上级聊聊职业发展规划,而不是一味埋头苦干。但别把它搞成情绪发泄,要站在“为公司发展更好”的角度,谈你希望承担更多责任,并提出你的接班人方案。
回到李工的故事。经历那次谈话后,他没有继续抱怨,而是开始主动调整:
他带着年轻设计师参与项目全过程,从方案到施工图,从报建到竣工验收;
他不再事无巨细,而是把更多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同时给予指导;
他积极参与公司内部的标准化流程制定,还被推荐参与集团的人才梯队计划。
一年后,李工如愿晋升为副主任。他带的项目依然运转良好,他本人也从“超级项目经理”进化为“全局型管理者”。
所以,能力强不是问题,但你得让公司知道:升了你,不会丢掉一个项目经理,而是得到一个领导者。
在建筑行业,技术只是基础,管理力、影响力、替代性才是升职的硬通货。把这篇文章的建议落实到行动上,下一个获得机会的,也许就是你。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