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究效率、进度和责任分工的建筑行业,我们总被教育要友善待人、乐于协助。但你是否想过,太过好说话、过于善良,也可能让你在职场中失去立场,被边缘化?来看看建筑公司行政助理小美的故事,也许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美在一家大型建筑设计公司担任行政助理。她性格温和,笑容常挂脸上,谁有事找她帮忙,她几乎从不拒绝。文件处理、场地协调、会议安排、甚至项目团队的琐事,她都一一接下,渐渐成了公司的“救火队员”。
一开始她觉得,能为大家解决问题是种价值体现。但时间久了,小美开始吃不消:别人下班了她还在赶资料;项目加班她总是陪着撑到最后;自己的正职工作常被拖延,累得身心俱疲,却无人替她分担。
最让她心寒的一次,是公司某个大型项目突击赶工。项目经理临时把协调任务交给她,她连续三晚熬夜准备汇报资料。结果交付当天,会上只字未提她的贡献,连一句感谢都没有,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那一刻,小美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配合”?太不懂拒绝?是不是太想当“职场好人”,反而让自己没有底线?
现实中,这种情况在建筑行业并不罕见。特别是在大型项目周期长、任务繁杂的公司,你越愿意撑,别人越愿意躲。最后承担压力的是你,掌声和资源却未必有你的份。
不是让你变冷漠,而是提醒你:帮助别人,不等于牺牲自己。
当同事请你“帮个小忙”,判断这是否超出你的职责或会影响你的本职工作。如果是,就要学会婉拒或设定合理时间,不用牺牲自己来维持“好人”形象。
不是非黑即白,不帮也能“讲道理”。比如可以说:“我可以帮忙,但我这边还有点急事,可能得晚点处理。”这比直接说“没空”更有效,也不伤人情。
不是什么事都要无偿帮到底。适当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我这边可以先帮你出个初稿,下次你能不能帮我联络供应商?”这是职场中的互惠,不是小气,而是成熟。
除了做杂事,也要发展硬实力。学习报建流程、掌握成本管控、熟悉招投标规则等。只有当你专业上有话语权,才不会被当成“万能小帮手”。
项目忙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连饭都顾不上吃、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后项目也可能因你“撑不住”而受影响。该休息时休息、定期健检、心理减压,一个健康的你才有资格继续帮人。
你的领导、甲方、合作单位不会因为你“很帮忙”就高看你一眼。他们在意的是你能不能让项目顺利推进、材料到位、图纸准确、进度准时。职场上真正让人尊重的,是可靠、专业、边界清晰的人。
当你发现有人频繁转嫁责任,或对你的善意得寸进尺时,不妨用一些不直接对抗的方式化解:
比如,有同事总想把任务丢给你,你可以开玩笑说:“你最近项目太忙了吧?连我这行政线都快被拖下水了,等我先处理完这堆材料,看有没有空搭把手。”
或者面临不合理的安排,你也可以婉转提议:“这个任务好像需要多方协调,我怕自己一人效率不够,不如拉个小组一起推进?我也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更多流程。”
既展现了配合态度,又不会轻易把责任全揽身上。
说到底,职场不是看你多努力,而是你是否懂得经营。过度善良,只会让你沦为边缘角色。而聪明的善良,是懂得衡量价值、保护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一种成熟方式。
职业发展的核心,不是“被喜欢”,而是“被尊重”。你可以帮助别人,但前提是你站得稳、站得住。你不是谁的备胎,也不是默认的接盘侠。
善良,是选择帮人;成熟,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建筑职场里,愿你温暖、有界限、有底气,也有余力前行。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