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建筑行业 > 筑招网新增超50万个岗位,建筑施工成薪资黑马!

筑招网新增超50万个岗位,建筑施工成薪资黑马!

    发布时间:2025-05-28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6613  

建筑施工招聘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入职的“变动系青年”正站在职场风口浪尖,面对快速演变的产业格局、技术变革和人才需求重构。根据筑招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5月,筑招网共有超过52万个岗位向应届毕业生开放,不仅岗位数量创新高,新人薪资中位数达到7,200元,也创下历史新纪录。

 

筑招网职场研究专家王荣春指出,与四年前相比,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格局发生了五大明显变化:专业限制趋松、细分行业重组、AI岗位放宽门槛、基层岗位需求暴涨、以及建筑施工类岗位薪资爆发。以下是工程类新人求职趋势的全面剖析。

 

一、专业限制下降,建筑、水利、电力等传统工程学科持续走热。

在今年52万个向应届生开放的岗位中,有9.2万个明确限定专业背景,占比17.7%,相比2021年的20%略有下降。这说明企业在招聘上逐渐从“专业对口”转向“能力导向”。

专业限制最多的五类岗位是:

土木与建筑工程类岗位:4.3万个

工程管理与项目经济类:1.9万个

电力自动化与能源类:1.5万个

水利与环保工程类:1.4万个

信息与计算机类:1.3万个

对比四年前,水利、电力、环保类岗位上升明显,而计算机类岗位由于供给增长、工具门槛降低,其相对热度有所下滑。

王荣春指出,“双碳”目标、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拉动了对建筑、水利、能源等专业的刚性需求。同时,企业对ESG、数字化、人力资源等“软技能”能力也更加重视,带动心理学、数据管理等交叉学科的需求增长。

 

二、AI岗位不再卡专业,跨专业新人迎来窗口期。

数据显示,今年工程类岗位中,82.3%的招聘岗位不再限制专业,比四年前提升了2.1个百分点。尤其是AI相关岗位(如智能建模、电气自动化、建筑BIM智能化等),53%明确标注“不限专业”,相比2021年的44%提升了整整9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企业在AI人才招募上更加务实,真正关注的是实际能力、项目经验和跨界背景。不再只偏好计算机、电子背景的毕业生,而欢迎更多来自传统工程专业但拥有AI项目实操经验的人才。

筑招网建议:“变动系青年”应积极补充AI能力,如智能工程、数据建模、自动控制系统等新技能,与主修专业结合,打通传统工程与智能科技之间的壁垒。

 

三、建筑施工、水利、电力行业强势回归,制造业需求回落
数据显示,今年工程行业应届岗位需求排名前四的行业为:

建筑施工类岗位:9.7万个,四年增长99%,跃居首位

水利与环保工程:8万个,增长49%

电力及轨道交通工程:6.9万个,反而下降16%

通用制造业:6.2万个,减少10%

这反映出工程行业的需求正在向基础建设与民生类工程倾斜。随着政策加码城建更新、乡村振兴、水资源治理、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相关行业岗位呈现爆发式增长。

相较之下,传统制造、机械加工、芯片封装等岗位受到技术替代、国际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岗位总量有所下降,整体热度走弱。

 

四、建筑施工类岗位薪资爆发,追平医疗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稀缺
根据筑招网数据,2024年建筑施工类岗位(包括施工员、安全员、项目助理、质量管理等)新人薪资中位数达到9,000元,首次与医疗类岗位并列第一,成为薪资增长最快的工程细分岗位。

这类岗位的薪资近四年增长18%,涨幅在工程行业中居首。其背后原因包括:

国家级重大基建工程持续推进,岗位需求大;

一线岗位人员断层严重,急需新鲜血液;

建筑施工技术升级(如绿色建筑、智慧工地),提升岗位价值;

项目型组织结构普及,对项目助理、施工管理人员的需求大幅上涨。

特别是拥有施工项目管理、BIM软件技能、绿色建筑认证的应届生,已成为头部工程公司重点争抢对象。

 

五、建筑与水利工程行业“撒银弹”,跻身高薪前三
从薪资中位数来看,2024年工程类应届生薪资排名前三的行业为:

AI与半导体工程:8,600元

建筑施工行业:8,400元

水利与城市基础设施行业:8,2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施工行业首次超越金融服务、制造、运输等传统高薪行业,得益于房地产回暖、基建发力、民生工程爆发带来的利润空间与岗位增幅。

用人单位纷纷加码激励措施,通过高底薪、项目奖金、快速晋升路径吸引毕业生加入一线岗位,从施工员、资料员一路晋升项目负责人成为现实路径。

 

“变动系青年”的求职三大应对策略
王荣春指出,面对不确定增强、行业重组加剧、竞争门槛上升的职场环境,应届毕业生需强化“应变式”求职能力。他给出三条建议:

 

1. 选择有“适应力”的企业平台


重点观察企业是否具备以下特征:

多元业务线:如建筑公司有市政、房建、绿色能源等板块

人才培养机制:如提供项目轮岗、内部培训、晋升规划

财务稳健:如持续盈利、抗周期能力强

 

2. 延伸专业技能,增强职场通用能力


以工程细分岗位为例:

建筑施工:掌握项目管理、BIM建模、ESG可持续设计

水利工程:拓展水环境监测、大数据水情预测能力

电力行业:增加智能调度、电力系统仿真建模能力

 

3. 履历突出“变局应对力”


可使用MOVE原则写简历:

Manage:时间管理、抗压能力

Observe:行业趋势敏感度、技术跟进能力

Value:挖掘并表达个人优势与专业结合点

Explore:展现探索未知领域、跨界合作的经验或潜力

 

写在最后:


如今的工程行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向智能、从粗放向高精的跃迁。新一代“变动系青年”若能跟上趋势,保持学习与适应能力,依然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

工程类岗位的转型,不是危机,而是机会。选择对的平台、补足关键能力,今天的新人,就是明天的项目核心。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