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人才网里,JD代表Job Description,也就是「职位叙述/职位描述」,提供求职者关于工作内容、职责、角色、以及建筑企业组织的大纲介绍。既然JD能帮助求职者更了解建筑公司,当然也可以帮助求职者避开地雷。筑招网一份研究调查显示,JD出现5种状况可能透露一些隐藏地雷,求职者应聘前多加三思。
• JD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起源于细致和专业化的职场分工。
• 薪资待议是许多求职者心中的头号地雷,有65%受访者认为需多加注意。
• 写履历时,应照JD内容调整履历,以更贴近职务需求,提高面试通知率。
许多毕业应届生听到「JD」一词感到疑惑,但有工作经验的人几乎都知道它代表Job Description。筑招网将JD定义为:「提供了求职者一份关于工作内容、职责、角色、以及企业组织的大纲介绍。」
雇主招聘时,通常会透过JD让求职者了解该职位的工作内容,也表达对该职位的期望,进而判断求职者是否为最佳人选。
而一份好的工作说明,通常也是潜在求职者第一次认识该公司的途径。
JD的由来,可以一路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职场分工开始细致和专业化,企业需明确划分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工人明确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标准,也方便管理者进行监督。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烈克.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要求每个工作岗位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工作要求,进一步加速了JD的发展。
20世纪中期,人力资源管理兴起,后来网络普及,JD逐渐形塑成如今的样貌,成为企业在招聘、管理和发展人力资源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份完整的JD通常包含以下9项内容:
• 职位名称(Job Title):如「检测工程师」、「市场经理」等。
• 工作地点(Location):应聘成功后要上班的地址,如公司总部、或某分支机构。
• 职位概要(Job Summary):对该职位的主要介绍,包括该职位在公司架构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 职责和职能(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详列出该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日常任务。
• 要求条件(Qual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企业想要什么样条件、类型、背景的求职者,常见以学历、工作经验、技能证照等作为筛选条件。
• 工作时间(Work Schedule):该职位的工作时间规定,如全职、兼职或临时工。
• 薪酬和福利(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该职位的薪酬范围及公司提供的福利,如保险、退休计划、带薪休假等。
• 公司简介(Company Overview):简短介绍公司的背景、文化和使命,让求职者更了解公司。
• 应聘方式(Application Process):如何申请该职位,包括提交申请的方式、所需资料(如履历、求职信)及联络方式。
JD能帮助求职者更了解公司,当然也可以帮助求职者避开地雷。筑招网做过调查,指出以下5项是求职者应避开的地雷:
此条件是许多求职者心生挫折的JD地雷,有时过高的经验要求,并不代表相应的薪酬和待遇,在检视JD时,应比对企业开出的职位条件与薪资福利,确保没有薪酬与要求不匹配的情况,导致求职者投入的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
当JD上出现太多能力要求,可能表示公司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才。可能带来两种不好的后果:
一、缺乏明确分工,求职者上班后可能需要接下众多繁杂的工作;
二、可能会因为公司缺乏远见,而使求职者缺乏长远而有建设性的职涯发展。
有薪假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项员工福利,若没有在JD上看到这方面的保障,很可能代表公司并没有符合法规的放假制度。
除了上述五项,其余需注意的JD地雷还有:薪资过低、给薪标准人制化、工作叙述出现错字、出勤规范不明确等情况也都需留意。
求职者了解JD后,就可以针对需求来制作履历,以下5点值得注意:
• 突出相关经验:精确列出与职位要求匹配的过往工作经历和成果。
• 展示具体技能:明确列出JD中提到的必备技能,最好能秀出证照来验证熟悉度。
• 强调成就数据:使用具体数据展示你在相关职位上的成就和贡献。若本身有的技能与该职务有高度关联性。也可以加入与该职务相关的关键字,有些公司会使用。
• 自动筛选系统(ATS)初步过滤履历,这样做更容易被看见。
• 匹配公司文化:表明你了解并认同公司文化,展示相关经验或兴趣。
• 量身定做求职信:针对JD中的关键词和要求,撰写具体、有针对性的求职信。
JD是了解一份职务的关键第一步,了解JD的常见架构与背后眉角,不但可以加速认识公司,在撰写履历时也更有方向,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