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房地产资讯 > 两家房企因逃避缴纳欠税被曝光

两家房企因逃避缴纳欠税被曝光

    发布时间:2025-07-17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902  

房地产企业逃税案件

近期,房地产行业再次因涉税问题成为舆论焦点。7月15日,税务部门公开通报了两起房地产企业因恶意逃避缴纳欠税被依法查处的案件,涉及浙江省天台茂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龙地产”)和大连吉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城地产”)。这两家企业不仅长期拖欠巨额税款,而且在税务机关依法催缴期间采取转移资产、逃避催缴等手段,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此次公开曝光也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税务部门将严厉打击逃避缴纳欠税等行为。

 

一、两起典型案例揭示房企逃税手法


茂龙地产案:转移资金、拒不履责

据税务部门披露,茂龙地产自2022年6月以来,累计产生欠税超过1亿元(10067.21万元),其中以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在税务机关多次发出催缴通知、约谈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后,该公司仍拒不履行缴税义务。更为严重的是,企业还被发现多次将资金划拨给控股股东,且在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过程中,采取“换办公地点、拒接电话”等手段逃避催缴,具有明显的恶意和主观规避意图。

 

吉城地产案:隐匿收入、转移资金

吉城地产自2019年12月以来,累计产生欠税3616.66万元。税务机关曾四次送达催缴通知,进行多次约谈,但该企业依旧不予缴纳。为躲避税务追缴,该公司在未备案的情况下新设银行账户,并通过该账户收取大量购房款项,意图隐匿收入并挪作他用。这一行为已超出普通欠税范畴,属于明显的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在公安机关介入后,两家公司分别缴纳了部分税款,茂龙地产缴纳了5500万元,吉城地产缴纳了2480万元,其余税款仍在进一步追缴中。

 

二、逃避缴纳欠税与普通欠税的法律界限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欠税是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缴纳税款的行为,而逃避追缴欠税则是在税务机关依法催缴时,企业通过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阻碍税务执行,性质更为严重。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不仅需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还可处以欠缴税额0.5倍至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条文,欠税数额超过10万元,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次两家企业在警方立案后缴纳部分欠税,也是出于希望在量刑上争取从轻处理的考虑。

 

三、企业为什么会逃避缴纳税款?

施正文指出,当前部分企业逃税行为频发,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尤其是中小型房企,税收压力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隐匿操作逃避监管。然而,税务系统与公安机关的协同执法能力正在持续增强,一旦涉税行为被发现,后果远比及时申报、缴税要严重得多。

他建议,确因经营困难而无法按时缴纳税款的企业,应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真实情况,依法申请缓征,而非采取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方式。

 

四、逃税行为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巨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田彬彬表示,税务合规不仅仅是一项法定义务,更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企业一旦被列为严重失信纳税人,未来将面临行业准入受限、银行信贷收紧、政府项目无法参与等一系列不利后果。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这种不良记录甚至可能成为企业融资、拿地、销售等方面的致命障碍。

同时,为逃避税收责任而采取的资金转移、财务造假行为,也会严重破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公司治理混乱,增加企业运营风险。

 

五、税务执法趋严背景下的监管导向

近年来,国家对税务执法日益规范化、法治化。随着大数据手段的普及,税务机关对企业涉税行为的监管能力大幅提升,纳税行为越来越难以“躲避”在灰色地带。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税收制度成为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抓手。

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但这一前提必须建立在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基础上。对于正常经营但确有困难的企业,税务机关将继续提供服务与支持;但对于有能力缴税却恶意逃避责任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到底,绝不姑息。

 

六、税企关系的底线:诚信纳税

本次茂龙地产与吉城地产被公开曝光,不仅是对房地产行业涉税乱象的警示,更是对全体企业经营者的一次敲钟。企业能否走得长远,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合规意识、守法精神。

税务机关也在倡导“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对于主动配合、积极整改的企业,将依法提供缓征、分期缴纳等便利;但对那些恶意对抗监管、故意逃避缴税的行为,将坚决依法处置,构建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资金链紧张、项目推进受限的问题比比皆是。但在税收问题上,房地产企业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逃避缴纳税款,尤其是恶意逃避追缴的行为,不仅可能引发行政处罚,更会触碰刑事红线,断送企业未来发展空间。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