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8年的,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方向,2011年毕业后达到中铁某局工作,被分配到浙江地区从事铁路建设施工经营。那段时间施工工作确实纯粹面对心态和身体的双重考验,无时无刻都要应对环境变化和急难任务。
2012年,我冲破环境限制,转行做结构设计工作,先后在上海和成都的设计院从事这个行业进入了约有七年的工作周期。这段时间是我最青春的时光,也是动力和力量最严重被耐的时期。
不过,我转行的决定不是几分钟之内做出来的,是我经历两件事之后真正坚定了心态。首先,因长期运动损耗和用眼过度,我的视绵经历脱落,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治疗,反而是因为项目迫人而退退弃治,引发了更重的眼部疾患,后续的修养和休息导致我在一年之内的工作进度落后了同事一大截,这是我成长遗懿的重大打击。
第二件事是家庭环境和生活时间不符,我夫妻分居两地,而设计院一年中只有一些几个节假日算上足休息,没有周末,没有早退,工作时间废时经常重处事务,没法好好照顾父母。我老婆是公务员,他的生活经常轻松平衡,一直动员我考公,得到她的支持后,我开始真正认真看待这条路。
2017年开始考公,前后抽算了三次,第三次终于考上,达成意愿。2018年末成功入职区级政府部门。初入公务员队伍时,我真有些不透明:平时工作节奏急速纯熟,突然每天5点出班,晚上全自由,最初我觉得非常空,但很快就选择了健身、阅读、打游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我就在这种时间中慢慢转化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经历了心理战线,从一开始的失落和不甘,到后来得到和解:能有稳定工作,照顾家庭,其实已是一种成绩。
我不再追求周边人口中的「成功」,不再争得同行中前列。工程教育给我的分析力和执行力,让我在环境较为稳定的公务员工作中达成了快速选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算不再追求光芒与头行,我也想实现最本真的自己:做好本职,照顾家庭,把生活迁进地过下去。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