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建筑行业 >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遗产数字化!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遗产数字化!

    发布时间:2021-12-23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32  
标签: 建筑遗产

2021年12月21日,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牵头,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原主席张柏,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杨东生,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张铭,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委会委员和专家共计40余人出席会议。

专委会的成立,旨在提升我国民族建筑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以数字化手段保护民族建筑艺术,发展民族建筑事业、弘扬民族建筑文化,加强行业技术交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会上,聘任了专委会顾问,产生了第一届专委会、理事会,委员和理事汇集了勘察、测绘、开发、设计、施工、高校及科研院所等12家相关单位和业内50名专家、学者。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原主席张柏,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理事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常青任委员会顾问,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张铭当选主任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专委会工作条例和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计划。

张柏对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强调了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及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对专委会的工作提出希望: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发挥研究会产学研合作优势;打造开放性平台,扩大专委会影响力和带动力;借助数字技术,提高群众重视民族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意识。

杨东生代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对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了高度肯定,赞扬了四建集团在专委会组织筹备过程中的辛勤工作。杨东生指出,以数字化形式将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予以记录留存,运用数字化技术在材料、工艺、管理、展示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遗产的全面保护与传承。

张铭代表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他表示将制订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专委会短期工作目标;组织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开展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观摩活动,加强相关学术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积极科普数字化保护知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开展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竞赛,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

现场专家代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伟平教授表示,建筑遗产是有历史、有特征、有故事、有文化的建筑,同时又体弱多病,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建筑遗产穿越历史,成为可阅读的建筑,实现其动态监测、在线诊断、及时预警和精准施策。

线上专家代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教授表示,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古今重叠性”,正是数字化技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突破时空,超越类别,在无界之境活力赓续、焕发光彩。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