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一开口就紧张焦虑?我运用4个技巧克服面试,迈向国际职涯

一开口就紧张焦虑?我运用4个技巧克服面试,迈向国际职涯

    发布时间:2023-04-08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1872  
标签: 海外求职

 

生来就比较容易紧张、常常脸红,有时候讲话还会结巴⋯⋯,但在外工作,面试这一关是省不了的。像我们这样内向的人,该怎么将劣势转为优势?我运用以下4个技巧,顺利的达成了自己的梦想,踏上国际职涯。

 

在一场产品发表会上,你看着同事站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家产品的优势,充满自信。接近中场休息时间,还不忘妙语如珠的提醒大家参加抽奖活动,逗得来宾哈哈大笑。稍晚的餐叙,同事依然是全场焦点,能够带动气氛,大家都期待他的出现。

 

当天的活动很成功。活动结束后,你站在漆黑的会场回顾一整天的行程,心想:好羡慕啊!但那偏偏不是我。

 

你生来就比较容易紧张、常常脸红,有时候讲话还会结巴,那些在台上绽放光芒的机会,似乎永远不属于你。有时候,即使不站在台上,只是开会跟面试,也足够令你手足无措。你总担心自己没准备好,或是重复一些与会者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上述说的真的是你,那么你并不孤单!因为我也曾是那个坐在台下的人。多年后,我已经明白自己不是不如人,而是生下来就不是那样的人,甚至喜欢上这样的性格所发展出来的其他优点,譬如谨言慎行、容易被信任、有同理心等。

 

既然是在外工作,面试这一关是省不了的。像我们这样容易紧张的人,该怎么将劣势转为优势?我运用以下4个技巧,顺利的达成了自己的梦想,踏上国际职涯。

 

技巧1:善用「信息式面谈」搜集情报

 

「信息式面谈」(Informational interview)是在硅谷科技公司中常见的文化,不是正式求职流程中的一环,却可以帮助我们在申请工作前、面试中,取得需要的信息,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之后如果幸运申请上了,也等于先跟未来的同事打过照面了。

 

如果求职的是大公司,分工很细,譬如一个业务大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拆成5个以上的小部门,每个小部门再分成数个小组,一点都不稀奇。

 

即使是公司内的求职者,不知道其他部门的职位在做什么,都是很正常的事,更不用说是组织外部的求职者了。因此,面试前的情报搜集就很重要。

 

其实情报搜集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严肃,就好像是平常在茶水间,遇到同事,聊聊工作近况一般。毕竟我们身为一个外来者,白纸一张,任何关于该团队的信息都能帮助我们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先写封信给该职位的组内同事,问问能不能花个15分钟,和他聊聊市场情况、运作方式?人们都喜欢聊自己的事情,同事也不例外。我自己也接过好几次类似的邀请,有时候聊着聊着,还会觉得很纾压呢!

 

技巧2: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尽情冒险!

 

既然始终要面对陌生人,不如直接面对一群吧!坊间有不少口语表达的课程,都是好机会可以练习开口说话。

 

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从团体练习开始,找找家里或者公司附近有没有读书会或是《国际演讲会》(Toastmasters)。

 

《国际演讲会》(Toastmasters)是一个教育性质非营利组织,于全球各地推行演讲会,目的为协助会员提升沟通、演讲及领导技巧。目前在台湾有超过一百个分会,定期聚会时主要帮助成员精进主持、说话、评论等技巧。

 

不一定要说特定语言才能够参加,我曾看过英语、中文、西班牙语、日语的分会。有兴趣的人可以根据地点、气氛、语言,挑一个合适的参加。

 

我曾参加约两年的时间,第一次上台也很紧张,后来我发现,那是个善于把人接住的环境,成员会用心观察每位讲者的优点,更不吝啬地给予鼓励。

 

这样一群有友善、同理、包容心的成员,让我每次上台都感到自在,也更放松了,偶尔甚至可以讲点笑话,好在大家的笑点都很低,不太会让我尴尬。久而久之,也意外结交了一群好朋友。

 

技巧3:尝试自我揭露!

 

和面试官坦承「我说话有时候会卡住,请给我一点时间,我能把事情说清楚。」

 

上面这句话,在我和口语表达奋斗多年后,才有勇气说出口。因为过往总是很害怕,这样会不会被「贴标签」?好像能力被质疑了,背后的焦虑还包括被怀疑工作是否能胜任,入职后升迁是否会受到更严格的考核。

 

后来我学会,「自我揭露」不一定要非得搞得跟「告白」一样,那么大阵仗。下次尝试在谈话中,顺带说一句:「我讲话有时候会卡住,说得比较慢」。

 

心理学有一种疗法叫做「系统减敏法」,非常有效。鼓励我们在安全范围内多尝试以往光用想的就会感到害怕、焦虑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实在说不出口,可以在脑海里先用想像的方式。想样在对话情境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讲话偶尔会卡住,直到完全不会感到不舒服了,再尝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慢慢来,一点一滴地,降低自己对于谈论这件事的敏感度。

 

当你放松,周围的人才知道如何放松。

 

技巧4:把重点放在你为紧张做了什么,而不是紧张本身

 

有人才问我:要怎样自我揭露,才不会显得是在博取面试官同情?

 

的确,我们是认真生活的人,谁都不想要沦为「卖惨」,想要利用一些过往的负面经验,以求得对方的同情心。

 

在一般可控制的情况下,我不会主动提起容易紧张、说话卡住的毛病,但有一次例外。那次面试官的问题是:你人生当中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当下我几乎是没有思考、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没有因为口吃而放弃梦想」。

 

接着我描述为了把话说得更流畅,所做的努力,包含参加《国际演讲会》、写阅读笔记等生命故事。这个回答很真切,几乎是不需要思考的。面试官听完后,响应:在听我说话过程中确实有感觉到不太一样,但那并不影响他理解我的表达。

 

后来我顺利拿到录取通知。回想起来,站在面试官的角度,他所关心的除了眼前的求职者「有没有办法胜任工作?」、「是否能跟团队相处?」,还包括「我可以放心把工作交给他吗?」、「我想不想跟他一起工作?」,说得更简单点,就是「我喜不喜欢这个人」。

 

因此我们的确应该把焦点放在工作能力、专业表现上,但也别忘了,适时的自我揭露,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也是让对方认识我们的方式。

 

结语

 

我一直希望能够藉由出国工作,尽情探索世界、接触不同文化。而说话容易紧张的困扰,毫无疑问地是最大的挑战。很幸运地,我运用上述方法,不只达成出国工作的梦想,还进入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环境。不只是进入一个文化,而是好几种不同文化。同事和客户遍及全球,如果用国籍来算,两只手也数不完。

 

这样的发展是当初料想不到的,而这也是我想要分享给读者的:我们不需要反应敏捷、能言善道,才能达成理想的职涯目标。只要善加利用自己的优势,就会走出自己的路。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