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新闻资讯 > 中广核德令哈1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

中广核德令哈1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25-03-17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7146  
标签: 光伏发电

 

筑招网资讯:近日,中广核德令哈1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进展备受关注。该项目由80万千瓦光伏发电和20万千瓦光热储能两部分组成,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光伏发电并网,光热储能稳步推进

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达木盆地,是当地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柴达木盆地光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光伏和光热发电的天然优势。项目自开工以来,克服了高原地区施工难度大、环境条件严苛等诸多挑战。

 

项目中的光伏发电部分已于2024年12月顺利并网发电,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提升了柴达木盆地的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同时,光热储能项目的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后续设备安装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5月中下旬完成。光热储能部分建成后,将与光伏发电部分互补协同,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该项目在技术上采用了先进的光热储能方案,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聚焦至光热塔上的吸热器,从而加热熔盐介质,储存热能,并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释放热能驱动汽轮机发电。这一创新性的储能方案克服了传统光伏发电受日照时间限制的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使得电力供应更加稳定。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光热储能不仅具备清洁可再生的优势,还能够减少对电网调峰的依赖,有效缓解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问题。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将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光热储能发展提供技术借鉴。

 

绿色效益显著,助力低碳发展

根据项目规划,光热储能系统建成后,每年可输送18亿度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标煤约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万吨。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还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柴达木盆地作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近年来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目前,该地区电力总装机规模已达2517万千瓦,年发绿色电力261亿千瓦时,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展望: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该项目还将持续优化光热储能系统,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为国内外清洁能源行业提供示范。

 

同时,项目的建设也带动了当地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合作。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柴达木盆地有望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经验和支持。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广核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