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大批土木工程、建筑学、结构工程、给排水、电气、暖通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将“进入设计院”作为职业起点。但面对行业门槛高、竞争激烈的现实,很多应届生会陷入一个纠结:没有经验,是否就很难进设计院?在用人单位眼中,专业背景重要,还是实习经验更重要?
筑招网小编将从招聘逻辑、应届生准备路径、专业和经验的权重等角度,为你解答这个常见问题。
一、进入设计院的主流途径
1. 校园招聘
这是应届生最主要的通道。每年9月-次年3月是各大设计院的招聘旺季,特别是央企、国企背景的大院(如中建、中铁、中交、地方设计院等),会通过“双一流”高校投递系统、宣讲会、校招网申等方式招聘应届生。这时候最看重的是:学历背景、学校层次、专业匹配度、作品集/项目经历。
2. 实习转正
部分设计院提供暑期实习或提前实习机会,尤其是大三、大四或研一的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接触业务、融入团队,表现优秀者通常会被优先考虑转正。
3. 社会招聘(少量)
对于能力特别突出、拥有某些软件技能或项目经验的学生,也可通过社招通道“逆袭”,但门槛相对更高,且偏向硕士及以上学历。
二、专业 vs 经验,哪个更重要?
1. 专业是敲门砖
在大多数正规设计院,专业对口性极强。比如:
结构设计岗基本只招结构工程、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设计岗倾向建筑学、城市规划;
机电设计岗分别需要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
如果专业不对口,再好的软件能力也很难让你进入核心设计岗位。所以,专业背景是必须具备的硬性条件。
2. 经验是加分项
实习经验、参与过设计项目、掌握设计软件(CAD、天正、Revit、PKPM、鸿业等)是能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的“亮点”。
尤其是在一些小型民营设计院,项目经验甚至可以弥补学历或学校的不足。但在大型央企设计院中,经验虽加分,但依然以学校和专业为筛选基础。
3. 真正重要的是“潜力与适配”
设计院真正希望招聘的,是有基础、有可塑性、能快速上手设计工作的新人。他们更在意你:
是否理解设计流程和标准?
是否能听懂图纸、会建模和出图?
是否对行业有基本认知,有长期发展的兴趣?
这意味着,专业+项目经验+职业态度才是综合评估的核心。
三、应届生的准备建议
1. 专业能力打好基础
扎实掌握专业课程,尤其是结构力学、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给排水、电气原理等核心内容;
学会主流设计软件,如CAD、SketchUp、Revit、天正、广联达、鸿业、PKPM等;
多做课程设计、竞赛、建筑建模,提高图纸表达能力。
2. 实习经验越早越好
大三暑假开始找实习,目标对口单位(哪怕是小型设计公司);
实习中尽量参与设计流程,积累真实图纸和作品集;
保留实习期间做的图纸、建模、分析记录,可用于面试展示。
3. 简历与作品集双管齐下
简历内容突出专业成绩、软件能力、项目经历;
准备好3-5页的作品集或实习项目展示材料,附上清晰图纸、说明、自己参与部分。
4. 积极参与校招/提前批
提前了解心仪设计院的招聘时间、渠道;
关注各大建筑/土木类BBS、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筑招网等发布的校招信息;
多投递几家,保持开放心态,哪怕先从小院积累经验。
进入设计院的门槛并不高,但入门后的成长却极为重要。对于应届生来说:
1.专业是基础,没有它寸步难行;
2.经验是助力,它能帮你脱颖而出;
3.学习能力和态度,才是你进入设计院后立足的关键。
设计院只是职业起点的一种选择,而不是终点。无论你来自哪所学校、有没有实习经验,只要肯努力、愿学习,早晚可以在建筑行业中闯出一片天地。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