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实习,是建筑专业毕业生预约好工作的关键通道

实习,是建筑专业毕业生预约好工作的关键通道

    发布时间:2025-06-11   来源:筑招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6536  

建筑专业毕业生

为什么有些同学一毕业就进了中建、绿城、中海这样的龙头建筑企业?你还在宿舍刷短视频时,人家早就通过实习为自己“卡位”成功了。作为一名前500强外企人力资源出身的HR,我想说,这背后不是运气,而是策略。

 

根据近期建筑行业招聘平台“筑招网”发布的《2025年企业最青睐实习生调研报告》显示,企业早已不满足于传统校招模式,而是透过“实习机制”提前锁定潜力股。而在我所接触的建筑公司中,很多主管评估实习生能否转正,其实早有一套心里标准。筑招网小编写这篇文章将带你看清实习真正的价值,以及毕业即就业背后的逻辑。

 

建筑专业实习生排名:谁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在建筑相关行业中,北京建筑大学的实习生最受企业认可,其次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三名则是东南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这三个院校的实习生在实际项目中表现普遍较好,沟通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能够较快适应建筑企业高强度的项目管理节奏。

而调查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高达65%的建筑类企业在近三年内都招聘过实习生。雇主们最关注的,第一是“专业课程成绩与相关背景”,其次是“施工图识图、CAD/BIM能力或一建、二建等相关证照”,再者则是“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经验、实操能力”等。

此外,不少大型国企、央企建筑单位,为解决基层人才断层问题,开始提前通过校招宣讲、实习基地共建、提升员工福利等方式,向高校优秀学生招手,抢占人才红利。

 

企业心中优秀实习生的画像:态度+专业

在我接触过的众多实习生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建筑设计实习生A。他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虽然专业背景不错,但真正让他获得转正机会的,是他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刚到公司那几天,他就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哪怕是去施工现场拉通报表、协助整理安全巡检资料这样的“体力活”,他也毫无怨言。遇到不熟悉的建模任务,他会主动向工程师请教,自己下班后回去练习BIM建模,第二天立刻应用在工作中。

更难得的是,在项目组最忙的那几周,他几乎天天加班,但从不抱怨,甚至还会主动提醒其他同事注意施工细节。这样的人,在一个讲究协作与责任的建筑企业中,简直就是主管梦寐以求的“实习黄金股”。他毕业当年,直接被录用为项目助理设计师,如今已经是组里的骨干成员。

 

实习也可能“翻车”:那些不成熟的职场心态

反面例子也不少。B是另一位建筑施工实习生,来自一所地方院校夜大学历。他的到来,本是公司为基层项目储备人才的尝试,但很遗憾,他几乎踩遍了所有“实习大忌”。

首先,他几乎每天迟到,中午才到项目部报到是常事。其次,工作态度敷衍,不愿意接现场任务,抱怨天气热、活太多。更糟的是,他喜欢在办公室讲闲话,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评头论足,甚至还在微信群里私下吐槽自己的带教工程师。

在公司严肃的工程环境下,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毒瘤级别”。虽然项目正缺人,他勉强被保留至实习期结束,但最终并未获得转正机会,还成了HR间私下流传的“反面教材”。

 

企业真正看重什么?不是成绩,是“成熟度”

很多建筑专业的学生以为,实习只是体验生活、积累履历的一部分。其实,这是个误解。尤其在建筑行业,项目现场是极其现实的环境,企业真正看重的,从来不是你的论文分数,而是你是否**“像个成熟的职场人”**。

所谓“成熟”,包括以下几点:

1)不推事、不躲事,敢接任务;

2)情绪稳定,不把学生思维带进项目部;

3)沟通得体,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4)对自己的表现有要求,有责任感。

说得更直白一点:能不能把一件事交给你,就放心让你去做。

 

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为什么更容易被录取?

我认识的一位建筑设计公司的副总经理曾直言:“没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我们一般不优先考虑,因为太多‘草莓人’,压力一大就掉链子。”

她的公司专做城市更新项目,节奏非常快,设计师常常半个月赶完一套修改方案。如果连加班文化、工地协调都没经历过,新人很难扛得住第一年。

这位副总经理很欣赏我大学时期为了参加设计竞赛和赚旅费,不断找实习、接项目,甚至主动申请去海外建筑事务所短期实习的经历。她认为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人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意味着你在陌生环境下能自我驱动。

最终,我拿到她开的一个比市面高出20%的offer,直接成为她项目团队的核心人选。

 

实习的附加价值:人脉与机会双重收获

还有很多建筑专业的学生低估了人脉的价值。很多实习时认识的前辈、师兄师姐,在你未来找工作、跳槽、接项目时,可能就是那根关键的线。

我毕业两年后,靠着在实习期建立的良好关系,接到一位前项目经理的推荐,顺利进入一家港资地产公司,负责商业街区改造项目。而那段项目经历,又让我在接下来的简历中脱颖而出。

这些机会,不是刷题能刷出来的,而是在你实习时默默积累下来的“弱关系网络”。


实习不是形式,也不是履历的装饰品,它是你走入职场最现实的门票。特别对于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不经历现场、不接触项目、不接受现实考验,就永远只是个“图纸匠”。

大学里可以玩,但至少拿出一个暑假、一个学期,全力去实习一次。也许你就是靠这段经历,为自己预约到一份高起点的好工作。

别等毕业那天才醒悟:原来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最多发表256个字符的评论,0/256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帮您解答疑问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众号

使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