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和基建市场逐渐饱和,建筑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大量企业开始缩编、裁员、降薪,曾经高光的“铁饭碗”变得不再稳固。对于在一线奔波的机电人来说,这种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少人感到迷茫:是否还要继续留在这个行业?是否该转型?又或者重新选择职业赛道?
筑招网小编将从三类不同从业年限的机电人出发,分析各自的困境与出路,希望为正处在抉择路口的同行们提供些参考。
刚毕业一两年,刚入行不久,大多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进入施工单位。当时很多人是被HR连哄带骗签了三方协议,一步踏入工地,一干就是12小时。此时的你,如果发现行业现状不理想,个人发展空间狭窄,不妨大胆试错。
建议这类年轻人可以考虑考研,转专业或换赛道。这时候沉没成本很低,改变路径的风险也不大。趁年轻、可塑性强,是重新规划人生的黄金窗口期。与其在一个低天花板行业里苦撑,不如早早跳出舒适区,另寻突破口。
这一阶段的从业者通常参与过一两个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现场经验,但距离核心管理岗位还有段距离。此时的你,既不算新人,也还未扎根太深,属于转行的“窗口期”。
建筑行业的高光时段已成过去。2008到2018年是行业最火热的黄金十年,那时候“项目一开十几栋”、“三总五项”遍地开花。而现在,房地产市场逐渐饱和,新开工项目持续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已覆盖大部分区域。行业整体处于萎缩状态,即使未来有所回暖,也很难回到往日盛况。
建议这一阶段的从业者可以考虑换行业。如果仍想留在相关领域,也可以考虑出国发展。海外市场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仍然旺盛,尤其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工资待遇相对较高,项目周期短,但也需注意国外治安、文化差异等问题。如果你有女朋友,记得提前沟通好,别被“异地恋”击穿。
这部分人是最“尴尬”的一群——没赶上行业红利期,却完整见证了市场的下行周期。经验不少,但晋升机会少,收入下降、生活压力大。
对这一群体而言,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彻底转行或转向衍生行业。
转行意味着舍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沉没成本高,心理负担重。但如果对目前行业已经彻底失望,不妨重新出发,选择一个感兴趣、愿意长期投入的行业,从基础做起,逐步累积新经验。
转向相关行业是更稳妥的选项。可以考虑与机电密切相关的方向,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工业机电设备、光伏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这些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对技术型人才有较大需求。虽然也需要重新学习新技能,但转型跨度较小,经验可以部分迁移。
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裸辞,也不要在焦虑中盲目投简历。建议边工作边学习,规划好过渡期,等机会成熟再切换跑道。
行业不景气时,每个人都可能动过“跑路”的念头。但不要急着放弃,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走过的路。
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是否提前做好了准备。如果真的累了,不妨暂时休息一下。人生不过数十载,不必为某段低谷焦虑不已。静下心来思考方向,规划好路径,保持学习力,未来自会有新的路等着你。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