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员工流动率高几乎成了“行业常态”。项目结束就走人,年轻人干不了几年就转行,哪怕待遇不差、项目有前景,也留不住人。不少建筑公司老板感慨“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但真的是员工太娇气,还是企业内部出了问题?
员工为什么总是离开?为什么二代不愿意接班?有时候并不是工资福利的问题,而是三种长期累积的“看不见的累”:生理的、心理的、情绪的。这三种“累”没有解决,再多激励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企业的敌人,不是同行,而是老板自己看不见的盲点。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留下来,还是往前走?》中从员工角度谈如何判断是否该离职。这一次,我想写给老板们看,特别是那些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做到“一呼百应”的企业掌舵人们。您或许很成功,但别忽视:企业做不大、做不长,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
很多建筑企业从创业初期就带着“师徒制”的影子——讲情义,重人脉,但制度建设薄弱。进入成长期之后,很多老板仍停留在“靠感觉”的管理模式上,继续把旧理念硬套到新市场上。员工表现出色,老板第一反应不是提拔,而是压一压,担心功高盖主;提到创新,老板却更信外来的专家,对内部骨干反而不信任。遇到问题,习惯推责,甚至公开羞辱员工,以为这样就能立威,却反而破坏了团队的凝聚力。
有些建筑老板更是“巨婴思维”作祟:项目上赌快、赌关系、赌政策,却不重视规范管理,一旦市场风向变化,公司立刻陷入混乱。这种短期主义、不接地气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一个结果:公司越大,人越走得快。
员工离职不一定是因为工资低,而是“撑不下去了”。就像HP创始人惠利特说的:“员工离职原因各不相同,但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哪怕他离开了,也会觉得曾经在这家公司是一段好时光。”如果离职员工没有怨气,说明管理层做到位了。但遗憾的是,很多建筑公司老板的态度却是:“人要走,留不住就让他走。”把员工当成“工具”,坏了就换新的。这种“用完即弃”的思想,其实正在消耗企业的根基。
东西方文化在处理员工问题上有很大差别。西方企业普遍奉行“以人为本”,强调平等与尊重;但在中国尤其是传统行业,等级森严、讲究服从。管理层认为自己天生比普通员工更重要,在制度上就出现了“高压低信任”的氛围。
在西方企业,高层离职往往源自“无法承担责任”或“失去决策权”;而在东方企业,特别是建筑行业的中高层,形成一个牢固的“小圈子”:老战友、老同学、老亲戚上位,下属难以插足。这种“圈层文化”带来稳定的同时,也容易让公司僵化、拒绝新鲜血液。
而中基层员工离职,表面理由听起来千篇一律——另有发展、家庭原因、生涯规划。但只要你花点时间深入了解,会发现其中八九成都是“跟上司处不来”。真正导致他们走人的,是三种累积性的倦怠:
建筑行业本就辛苦,但很多公司不顾节奏、不讲人性。项目工期紧,员工不仅加班熬夜赶进度,还要在周末配合临时会议、培训、招标评审、客户回访。有时候,甲方临下班布置任务,要求第二天一早提交结果,员工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更严重的是,加班被默认为“敬业”的表现。谁先走谁就是“不拼的”,周末不来办公室,就会被怀疑“不上心”。员工不敢休假,不敢推任务,哪怕身体出问题也只能硬扛,长此以往,身体垮了,心也散了。
很多施工单位的岗位极为细分,员工做的都是高度重复、机械化的流程,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成长路径。做得越多,活越重;做得越好,升迁越无望。岗位像个无底洞,把员工的热情和技能一点点耗光。
更令人沮丧的是:行业周期性强,项目总是在“开工-赶工-结算-裁员”的死循环里兜圈子。年轻人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希望,只觉得每天都在干体力活、没意义的事。日复一日,对未来毫无期待,形成了深层次的心理倦怠。
情绪疲劳往往是压死员工的最后一根稻草。建筑行业讲究层级和权威,有些管理者习惯用“训人”来彰显地位,批评员工不留情面,动不动就发火。在这样的氛围里,员工哪怕能力强,也不敢提意见、不敢争取,只能躲在边缘自保。
帮派文化、山头主义严重,不同项目组之间互相扯皮,部门内部搞小团体,斗资源、抢项目,背后插刀、互相拆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员工每天不仅要“干活”,还得“斗智斗勇”,久而久之,自然心累。
**
生理的累,是时间透支;心理的累,是精神枯竭;情绪的累,是人与人之间的消耗。三累叠加,再忠诚的员工也熬不住。
建筑企业的老板们,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式了。别再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观念压员工。改变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工作时间要从“量”转为“质”。 别再以“加班多”为衡量标准,要看员工是否高效、是否创造了价值。提升绩效不靠压榨,而靠优化流程和工具。
第二,工作内容要有成长性。 给员工培训、轮岗、试错的机会,让岗位不仅仅是打工平台,更是成长通道。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换血。 去掉打压式管理,培养信任氛围。不要总让员工觉得公司是在防他们、压他们,而要让他们觉得公司和他们站在一起。
一个现实你不得不面对:客户满意度,不是靠你砸了多少钱装个好办公室,而是靠你的员工能不能及时、真诚地解决客户的问题。没有被压垮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管理不是压人,而是激发潜能。老板不改变,企业永远留不住人。解决三累,企业才能真正长大。
【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
扫一扫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众号